2018年年初的时候,我想着这一年来要做些什么事情。
每当列计划的时候我都有点犯怵。可能是小时候没有学会列出可以有效执行的好计划,并体验完成计划后的成功感受。所以每每此时都隐隐有种挫败感。学生时代的计划,多半是在脑门一热之后,怀抱着雄心壮志,洋洋洒洒地列出一大堆。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多数以不了了之收场。久而久之,对于列计划、完成计划这件事越来越拒绝,内心给自己的借口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顺其自然就好。
但是,当你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飘荡在社会的洪流中时,还是会残存一些个人意志。比如你想利用下班后或者假期的时间系统地学习某样”奇特的“东西,很难找到一同学习的小伙伴。离开了学校的环境,也很难找到那种固定,大段的时间专注学习了。这个时候,做出合理的计划,足够自律,以及拥有强大的执行力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些品质都是你在社会的洪流中得以掌握自己这艘小帆船航向的马达了。
Anyway,内心虽然是不确定的,自我怀疑的。但我还是在年初,写下了这一年想达成的愿望——建立个人操作系统(被笑来老师深度洗脑 哈哈哈)其实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愿景,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但有趣的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已经过去的大半年时光,因缘际会总是将我引向这个方向,每次与优秀的小伙伴沟通交流,总是收获颇丰:
比如与林。
Set up systems, not goals
林是第一个将这个人操作系统这个问题给我讲的如此透彻的人,这句话也是他教给我的。典型的理工男,脑袋聪明,做事严谨,每次和林的沟通交往总是让我心里暗暗赞叹,怎么会有人能把生活过得这么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又含有一种令人舒服的秩序感。
身体健康、人际关系&家人关系、事业发展以及生活本身,这些都是人生这个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支柱。只有在各个维度达到某种程度的稳定平衡态,你人生的帆船才称得上拥有一套高质量的动力系统,助你马力十足地前进。
这一“系统”是帮助你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找寻人生意义的路径和依凭。
他的中心思想大概如此,我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同时在认真思考自己的系统要如何搭建。
过去只偏重发展一个维度,比如学习/工作而忽略了其他,直到今年由于身体的过敏症状不断,身体素质明显降低,才开始认真思考这个“系统”的问题。
靠誓必实现的决心,认真的活着
作为一个小时候没养成好的习惯,长性不足的人。越是长大,越是着迷于那些非常有毅力,能够长时间坚持一样事情,并做成功的人。当然,任何事情讲求一个“中庸”,要做到不偏不倚。盲目坚持不是我所欣赏的,在看准大方向后,持续不断的精进,如果真的因为情势所迫,发现这个方向不对、不合适的,做出调整和舍弃,也是智慧的体现。
不论是完成某一目标,还是建立操作系统,都需要这种不断精进的耐力,像是长跑一般,需要持续不断地思考、开始、打磨、调整,直到完成目标,或者成功建立一套操作系统。
山本耀司的一段话一直很打动我,总是对这种人肃然起敬: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
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
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
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
靠势必实现的决心,
认真的活着。
每每看到这句话,心里满是感动。小时候喜欢“聪明”的人,长大后喜欢“智慧”的人。聪明可以是一时的反应机敏,但是智慧的获得是要靠厚积薄发的。
对于那种能日积月累的打卡,最终实现某种质的飞跃的人,我通常会“迷妹脸”以对之。
《奇特的一生》中的柳比歇夫,我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从26岁到82岁的56年间,一日不停地地做着时间记录,并在没有excel和电脑的情况下,对自己每分每秒的时间消耗做着量化分析。堪称神人!
看到他在有限的人生内不仅著作等身还将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时。我也依着葫芦画瓢地开始这种新的体验——记录时间、感知时间。
科技改变生活,市面上有很多不错的APP是依据《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的精神开发的。几经对比下来,觉得“时光似金”这款APP真的深得柳比歇夫精髓,用起来和书中的内容精神非常一致。
在这里再立一个小小的flag,期待在量化时间,感知时间的道路上,能够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系统搭建,和一个个目标的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