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
萧红荒凉感的体现

萧红荒凉感的体现

作者: 小苏的文艺角 | 来源:发表于2022-01-18 17:22 被阅读0次

自然环境的荒凉感。萧红作品里所描写的自然环境多有荒凉之韵味,严冬降临之时,大地要满裂着伤口;雨过时,道路将要满街泥泞,大水坑也时不时淹死一些生灵;夏天到时,后园的蒿草便没人头顶了;天还未明时,鸡便先叫了,后房的梆子声还不停止……无人留意,留意了也无力改变,自然自顾自地辗转变化着,最终只剩下一个荒凉的自然的意象世界。

人物命运的荒凉感。卖豆芽的女疯子,隔三岔五地要去庙台上哭一哭,可哭完了仍是得回家去吃饭、睡觉、卖豆芽菜,“她仍是平平静静地活着”;小团圆媳妇被婆婆虐待,扔进开水烫死,可村人只专注于看热闹,没人在乎她死活,“人死还不如一只鸡……一伸腿就算完事……”;王婆赶老马去屠宰场,她听见屠宰场关门声,送葬一般哭着回家,“王婆半日的痛苦没有代价了!王婆一生的痛苦也都是没有代价。”

萧红笔下人物的命运多有悲惨之处,矛盾之处在于人物是孤立的无助的,而结局又是必定的悲惨的,人的有限性和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交织,死了的便死了,活着的便活着,活着依旧苦难。这想必与萧红平生经历有着莫大关联。痛苦是永远的,悲剧具有必然性,且不承认有“突破”的可能,意义泯失之后在对悲剧的全然接受中又重建。而正是对悲剧的全然接受和对意义的重构里产生了生命的荒凉感。荒凉感也就此获得升华。

相关文章

  • 萧红荒凉感的体现

    自然环境的荒凉感。萧红作品里所描写的自然环境多有荒凉之韵味,严冬降临之时,大地要满裂着伤口;雨过时,道路将要满街泥...

  • 从《呼兰河传》推想:萧红为何离不开男人?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多次感叹人生的「荒凉」: “满天星光,满屋月光,人生为何如此荒凉?” 就因为这个荒凉,我觉得萧...

  • 荒凉之地更能体现江湖

    “行走即读书,旅游长见识。”这是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入口“知之门”上挂着的一幅对联。在斑驳的墙面上,了解一个古城的历史...

  • 萧红:荒凉小城中的那个女孩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萧红笔下的呼兰小城以这样的方式结尾,“那园里的蝴蝶、蚂蚱...

  • 荒凉感?

    为什么一觉醒来觉得像世界末日 该期待怎样的未来?

  • 萧红:命运在她身上落满大雪

    荒凉。这就是萧红。也只能是萧红。 你一定不少听到有人在说张爱玲、说她穿旗袍的样子多么孤傲与决绝,说她流传下来的那些...

  • 从写作技法看萧红之荒凉

    散文化、诗化的倾向。萧红的小说并无激烈的矛盾冲突和一波三折的情节叙述,结构散漫,体现散文化特征,并且小说里更多的是...

  • 日更1/60:故乡是心底的魂

    对于很多作家来说,故乡是文学的摇篮。 民国才女萧红的故乡“在东北广袤的土地上,充满荒凉、愚昧、贫瘠和丑陋,到处是畸...

  • 《呼兰河传》人生何似,竟如此荒凉。

    昨晚11点读完萧红的《呼兰河传》,那种“被遗忘、被忽略”的感觉再次唤起了我心中的荒凉,我的心是空的,空了很久,什么...

  • 日更517天

    今日晨间的收获 萧红对命运的描述那么真切感受到荒凉,寒冷,她最后逃去了香港,跟她同时代的张爱玲却是年少成名, 好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萧红荒凉感的体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tza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