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红楼兮悲王朝
——读《红楼梦》有感
若读《红楼梦》,必要择一阴天,观那云朵灰灰地浅映在窗边,不浮不躁,好让少年人心中的快意恩仇一并沉下,潜心投入到那宁荣二府的旖旎与悲叹中去。
我便是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品完了这部奇作。与它共倚窗台的时光里,连指尖捻动书页也是轻柔而慎微的,唯恐用力稍重便会提前打碎了四大家族的盛世幻梦。读者尚不忍猛翻书页,遥想几百年前的曹雪芹先生又怎么忍心重重地挥毫断墨呢?受得住现实的饥寒,但忍不了作品的缺憾,所以他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尽一生之力而撰之。合书而叹,今人再也不知曹先生本意,再不知“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以后是如何如何了。
少时哪知爱恨情长,只晓轻剑快马。所以曾经带着欢笑望尽书中大小乐事之后便觉此书味同嚼蜡。年岁渐长时重新抚起此书,即便读至刘姥姥处也只微微展颜。观遍贾府起起落落,品尽宝黛吵闹离合,读完作者满纸心酸后,我时常掩卷沉思:究竟是谁将繁盛化为苍凉?是谁让读者心生怅惘?
我悲宝玉,悲其痴傻顽劣久不醒悟;悲宝钗,悲其命运多舛一生委屈;悲迎春,悲其远嫁孙氏惨死家门;悲凤姐,悲其机关算尽误了性命……可悲可怜者太多太多,当真应了那“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了。难道真是只怪凤姐的贪欲抑或是宝玉的心性吗?我道并非如此!知本书者,谁不晓:包办婚姻让黛玉孤身惨死,官场腐朽让贾政仕途难顺,繁文缛节让贾府入不敷出?且休问各子侄辈想要如何,大可先看清这个时代意欲使人如何!
封建制度的皇帝用虚伪的恩典构筑了看似安定的天下,用腐朽的伦理捆绑住本该自由的行动。不问贪官媚官作威作福,却令清官廉官宦海沉浮。假意体恤民间疾苦,实则沿途挥霍无度,不见朝廷官官相护,长呼身侧无人辅佐。坚守八股摧人思维,乱定道德毁人成木偶。为了秩序无所不用其极:文死谏,谏的却是繁文缛节应厉行扩充;武死战,确是为维护吃人的封建王朝而战。一本《红楼梦》,折射出那个时代隐于天朝上国外衣之下的黑暗破败,讽喻出封建礼教的腐朽没落。今人阅毕《红楼梦》,断不得再云作者痴,因为众人皆解其中味。
拢上最后一页纸,忆起那句“好似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竟是心下释然。贾家的没落是必然的,这正应了那个悲剧王朝的没落,个中滋味恐怕曹雪芹先生一忆家道便能深有体会。而宝玉出家前考取功名的无奈之举也是可测的,高鹗并非悲剧之人,为了那个时代人民对“圆满式结局”的执着追求他也不得不如此写完。今人对这部巨作存疑尚多,无论作者、背景抑或原型,各家争论从未休止。我想,与其为了自己的学说争论得唾沫横飞针锋相对,倒不若倚着窗儿托着书,偶尔再望几遍云朵以怡情,倒不负了曹雪芹大师的十载匠心。
讲书重放回书架,忽觉大观园的一草一木,笑语欢声又重浮于眼帘,只是“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难能想象曹先生何以吟出如此千古一绝的红楼咏叹调!后生捧读,唯有景仰、景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