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对人格的理解无非是大学的心理学课堂,印象最深的是希波克拉底的气质类型,他认为我们的个人气质由身体的主导液体或者说体液所驱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我一直信奉这条理论,尤其是儿子的出生让我坚定了人是受先天因素决定的,至此之前都是彻底的“环境决定论”者,但是希波克拉底的气质理论后来被认为不具有科学性。我又开始怀疑先天因素,关于人的共性的理论研究能经得起实践检验吗?常常有人会通过星座、属相等片面信息来推测一个人的面对一件事的态度、抉择。是否太过于刻板?人的一生受环境影响何其深刻,出生年月能影响人的一生吗?但是相信其理论的人数其多,让人不寒而栗,到底什么是科学?科学不应该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吗?最起码在一定范围内是真理。
工作中有朋友提到九型人格,有很多人热衷与九型人格,也有相关的培训课程,九型人格按照人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将人分为九种: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者、享乐者、支配者、调停者。后来得知这套多数人信奉的理论更不具有科学价值,似乎从来都上不了心理学的台面,我感到大快人心,有种窃喜,我的想法得到了证明。
代桂云老师经常会谈起人格类型,我不知道她用的是哪一条理论,人格障碍的类型我倒是记住了:分裂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常用的人格类型到底时什么?
如今阅读《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人格的内容,希望找到一个标准答案,结果不是失望,而是根本没有一套惯用的人格类型。
人格是研究人的共性还是个性?人格包含所有使得个人行为在不同情景和时间里保持一致的心理品质与过程。很显然是研究个人行为的,如果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为什么还要分类?把全世界的形形色色人往几个框里去套呢?似乎又是共性。个性中有共性,共性中有个性,世界就是如此的对立统一。
关于人格的理论原来如此之多:如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位一体。荣格的对立人格倾向:内倾-外倾;埃里克森人格理论的八个阶段,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各个理论流派有自己的人格类型。需要逐个研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