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记忆
在边城的温戈尔汗工作的这几年中,我和蓓蓓没有去过任何的地方。只是刚到边城时,我们对这里的一切感到都是那样的新鲜,便在休假的时候我和蓓蓓去了一些地方,有林则徐谪戍的惠远城将军府,亚高山草甸植物区的那拉提,“三台海子”赛里木湖,美丽富饶、神秘莫测的喀纳斯,还有边城河谷,这些地方都是边城中的著名旅游胜地。
不知何时我们才结婚的,好像是在我们23岁的那一年吧?我记得不是很清楚,蓓蓓和我同龄,本应该由我来照顾她的,可受到照顾的往往却是我。她把我管的很严,像是在管一个孩子似的无微不至,更重要的一项就是我的经济开支。因为,我总是把我们的积蓄换成了一文不值的书刊,现在都快可以开一家书店了。其实,我们两个人都是那种爱学习的人,都是酷爱阅读的,这和我们曾经在古城师范养成的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
我们家的经济都是由她来管理,我在我们家什么也不干,适当的时候做一个参谋而已。同时,许多的事情我们都是商量着进行,我其余的就是好好工作,好好照顾彼此,好好看书、学习、写作,干自己喜欢的事情,除此之外就是到出版社里给她帮忙。
来到边城后,我不忘老本行,一心想从事教育事业,选择了去温戈尔汗小镇的一所牧民学校教书。蓓蓓,由于她喜欢写作和摄影,一心想做一个编辑,这也是她的梦想,就在边城出版社工作。两个人在一起就是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成全对方的过程。
边城和温戈尔汗小镇的距离不是太远,为了照顾到蓓蓓的工作需要,我们把家安在了边城,我在下班后如果时间充裕的话,都是会回到在边城的家。有时候,为了工作需要,蓓蓓同样地也会来到温戈尔汗进行一段时间的支教。
她平时的工作也是很忙,我真的很对不起她,都是我连累了她,让她和我来到这个异域他乡进行打拼。而她老是很理解的对我说:“只要你好,我就好,只要我们都从事着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就行了。我对你没有什么大的要求,只要我们的生活幸福,比什么都重要。我对我们之间最引以自豪的就是彼此的完全信任与理解,还有那份合作的团队精神。”听到这里我总是有着很大的感动,不知道该对我们家的蓓蓓说些什么好,只有一份感激的心,再就是用我的一生将她照顾好,给她想要的幸福生活,快乐并高兴着。
小时候可以吃饭自己想要吃的东西,而当你立业成家后,想吃到的东西再也吃不到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因为,小的时候花的是父母的钱,随便了,无所顾忌;而当你长大了,等你知道了钱来的是那样的不容易的时候,你也就将金钱看得很重很重,这并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毕竟是在花自己的血汗钱,总是那么的舍不得。
在这里,温戈尔汗、边城出版社、家、斯大林街、青年街邮局都成了我经常出入的场所。我没有改变以前爱读书的习惯,在边城行政地图上得知斯大林街是这里的一条文化街,有许多的书店,与免费的书馆、茶社,就在双休日的时候来到这里的书店看书。
经过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我也和这里的老板们混的很是熟悉,经常也给他们帮帮忙什么的,还可以混一些零花钱。其实,也不是没有零花钱可花,就是想感受一下新的生活方式罢了。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还不错,都是那样的勤劳与好客,在很大程度上我和蓓蓓也有许多的不习惯,毕竟我们是从内地过来的。最后,慢慢地也就习惯了,是蓓蓓和我一起努力过了那段适应期。
夜色渐晚,暮色苍茫,黑暗开始笼罩着整个的边城,街市上的一切活动好像突然间停止了呼吸,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神秘,这可能就是这里独具特色的特点吧。唯独有一家叫做“克拉依娜”的书店灯火依旧通明。
“先生,你也该走了,我们这里到了关门的时候了。”一个甜蜜的声音传入到了我的耳际。
“我才刚来你们这里就要关门了,真是的。”
“不是的,先生,现在已经是晚上十二点了,你已经在我们这里看书有14个小时了。”
说起时间的问题,我顺便科普一下,边城和咱们内地虽然都用北京时间进行计时,同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比方说,同样以北京时间为基准,在我们老家古城早上五六点钟天就亮了,同一时刻,边城天亮的时间在九十点钟左右;古城晚上七八点钟天黑,同一时刻,在边城晚上却要到十点以后才开始天黑。但是,工作的时间还是以北京时间为准,也是朝九晚五样子。这样情况下,在这里早上所有企业单位,还有商铺开门都很早,天不亮就开始开门了,反而晚上关门却是很晚。
“14个小时,不可能,已经过去14个小时了,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那是你看书太用功了吧?连时间都给忘记了。”
我这人有个毛病,一旦遇到自己喜欢看的书籍,往往是一开始看就把时间给忘了,伴随着的就是忘记吃饭,非得看完以后再去干别的事情。在这点上,蓓蓓很是理解我,她也是这样的人,遇到自己喜欢的,都是雷打不动的样子。
“那我可以将这本书看完,你们再关门,好吗?”
“先生,不行,实在不行。还是明天再来吧,我们这里有时间规定的。”
最后,不知怎的,我被赶了出来,很是狼狈。这样的事情,在这家店里我不知发生了多少次。过了好长时间,我才得知那个女孩叫依娜,是一位哈萨克族女孩,和我差不多的年龄。她经营着这么大的一家书店,在斯大林街上也是数一数二的。
我和蓓蓓的生活虽然辛苦些,但却是幸福的,毕竟有自己心爱的人陪伴在自己的身边,直到永远且无怨无悔,这已令我们很是知足了。又有谁的家庭会是如此呢?无从得知。我自认为我们的日子还算不错,没有其他事情可做的时候就写写文章,并且邮寄到千里之外的出版社,或者让蓓蓓带到她的单位,然后,在一种静默地守候中等待着出版社的回信,没有任何的目的。
每次到青年街邮局后都是失望而归,在这种情况下,都是我的妻子蓓蓓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要是没有她的存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初到斯大林街的书店看书的时候,由于人生地不熟,还有许多其他的原因,我先是用自己的钱买来一些书刊带回家看,这样经过了好几次感觉有那么的一些不划算。我与蓓蓓的工资不算太少,但这样让我一折腾要将大部分的钞票换成一本本的书。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等蓓蓓不在家的时候,我便就像做贼一样偷偷跑到离家不远的斯大林街看书、抄书。有好多次都被她看见了,但也没有过多的责备我,只是以后去的时候给她打个招呼,要是她不在家的时候给她写一张留言条,少让她担心就行。我们毕竟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工作,总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在其中,出门在外不管怎么样还是要以安全为主!
晚上十二点多了,夜已经很深了,对在边城住了很久的人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前面也提到了,虽然边城与我们内地同样用的是北京时间,但时差还是相隔了两个半小时,在这里的晚上十二点,在内地则相当于晚上九十点的样子。
蓓蓓见我还没有回家,便独自一个人出来找我。
“伊默,你怎么搞得,将自己整得如此狼狈?”
在不远处的街角,蓓蓓带着不可名状的眼神仔细打量着我,并略带微笑地对我说。
“对不起,只是……”我无法,也不敢直视她那双含着责备的眼睛。
“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也不必解释,对你我还不了解,我可以理解。只是以后要早点回家,我还等着你回家呢?”
“谢谢你,真的很感谢你能够如此的理解我。”
“谢啥呢?咱俩从中学时代到现在十多年了,谁不了解谁?我们一起来到这里除了爱情、友情之外,本身就是亲人。”
我们手牵着手走在这般神秘的边城街道上,一起回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