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知道她爸饮食清淡,便在网上预订了“蘩楼”的餐位,这是一家广东菜。
蘩楼位于徐家汇一商场6楼的运动服装铺中。门口的对面本是一个店铺,老板租下留空,在三面砌了三条长长的石头板凳,靠墙的一面细脚高凳堆如山,等号的顾客可坐石头凳,也可取个凳子坐在中间,或坐在店铺的两边。
我们十点半到达,门口早已坐满了等叫号的顾客。大约四十分钟后,终于轮到我们的号。
从外看,它只是个小小的门面,走入一瞧,却别有一番韵味。这里好似曲径通幽,一层一层往内蜿蜒,足有两百个座位吧。
每个座位上铺着一张纸质桌垫,上面写着“蘩楼”这名字的由来:
“蘩,白蒿也,古称蘩草。蘩草茂盛之处,河虾个大而肉多,制成虾饺,鲜美爽滑。“蘩楼”因虾饺而闻名西关,由此而得名。
民国初年,广州西关同兴街有一间三层大茶牌,名为“蘩楼”。该茶楼因 “虾饺皮薄而透明,虾大又新鲜”而生意兴隆,远近闻名。
个大的虾一般出现在河涌苕泽中白蒿茂盛之地,白蒿为茶楼带来好运,树立了口碑。白蒿在《诗经》中又称“蘩草”,文雅动听,生命力顽强,象征子孙昌盛,事业繁荣。”
繁字的背后不仅有美好的寓意,还潜隐着经营的哲学:食材鲜,味道才鲜美。
蘩楼的每张餐桌旁,都配置了一个与餐桌等宽的小型茶桌,桌具、茶叶、烧水壶、烧水炉一应俱全。在这里,边喝边吃,边吃边聊,这种惬意的慢生活模式大受青睐。
走出蘩楼,已快一点,等号的顾客更为壮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