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暖1977
关闭毒舌模式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告诉我们要学习用“爱的语言”广结善缘,不要出口伤人。
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
然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柔软的心灵,即使在夏季六月,也感到阵阵寒冷。
很多家长打着“恨铁不成钢”、“我这么说,全都为的是你好”的金字招牌,伤人于无形。
印象最深刻的是儿时好友刘同学的悲惨遭遇,至今想起,我的后背阵阵发凉。
刘同学本是班里的第一,可是,有两个女同学总是看不惯她,于是,伙同了几个捣乱的女同学故意欺负她。
她在学校受尽了委屈,回家跟妈妈哭诉,妈妈不仅不好言安慰,积极帮她想办法,反而,讥笑她无能。刘同学伤心难过得不要不要的。
后来,刘同学学习成绩出现了下滑,妈妈不仅不帮她分析原因,反而,笑话她笨,语言上,多是冷嘲热讽,刻薄奚落,刘同学把伤心的眼泪流成了河,我清楚地记得她给我看了她的日记本,里边全是泪水打湿的痕迹。
学业上持续下滑,长时间的自暴自弃,一蹶不振,高考那天,她终于服了安眠药,企图自杀,幸而发现的及时,抢回了一条命。
但是,她始终没有唤起对生活的热爱,没有扬起远航的风帆,没有获取战胜困难的力量,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失败。
她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差到极点。婚后,与婆媳关系也不好。虽生了一个女孩,日子却最终过不下去,与丈夫离了婚,带着孩子再嫁。然而,情况更是雪上加霜,屡遭再婚丈夫的暴力毒打。
她觉得活着没意思,多次自杀未遂。后来,被婆家送回娘家后,她彻底傻了。
其实,从高中起,家人就多次带她去北京和上海看心理医生和精神科。但是,都没能挽救这个人的命运。她已经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精神病,很难彻底治愈。
而这一切,都与其母从来不用温暖的语言温暖她的心,总是用各种难听了话刻薄她,有莫大的关系。
她妈妈是罪魁祸首。对此,我深信不疑。因为我是她的知心好友,多年的流泪倾诉,早就在我心里给她的病定了性。直到大学,我们还有书信往来。
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更坚定了我的结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成年人的心理疾病或精神病症是童年期发生的重要事件所结的心结所致。
养育人与他的关系模式将影响他长大后与其他人的交往模式。人会把他对养育人当初的看法,投射到与自己的重要关系人身上。
比如,一个女儿,从小就看到母亲被父亲拳脚相加,她长大后,也会把丈夫看做是父亲,她会用各种言语挑衅丈夫,“怂恿”丈夫动手打她,从而,把自己原生家庭的不幸模式延伸下去。
一个受尽父母言语凌辱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把这种模式传承给自己的后代,在对待自己的子女时,不给他说好听的话,不给他好脸色。
毒舌模式学会之后,他跟别人的互动模式,往往会成为第一模式。除非特意去改,否则,他跟别人都会采用这个模式。
蔡明和潘长江演的小品《想跳就跳》,里边的蔡明演的是毒舌妇,很多观众觉得这么直接的说话方式很可爱,很痛快,于是,认为,这样直来直去,不绕弯子,挺好的,纷纷效仿。
我却有不同的看法。希望人们抱着一份怀疑的态度看待这种说话方式。特别是在教育孩子时,家长的责任重大,不仅是教他学习知识,也是教他怎么跟别人说话,跟别人交往,互动。
千万别学毒舌,跟孩子讲话,多用引导性语言,提示性语言,给他力量,鼓舞他,给他勇气,赞美他。要让孩子学会享受你如沐春风的谈话。
沟通,是大学问。想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朋友,我强烈推荐美国人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写的《非暴力沟通》一书。
关闭毒舌模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019年,让你对孩子的爱,化成爱的语言,赐给您的孩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