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朋友都开始抱怨:“我的生活被包办了,并且是为我好。”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有着自己执着追求的梦,和同一群为儿女未来生活打点的事无巨细的父母。
他们在高考志愿前手足无措,被梦想和父母双面挟持;他们在丧失自我选择前,永远都能听到一句:
“我都是为你好!”
他们真的好吗?在我看来他们并没有父母所期冀般的快乐舒适。他们努力镌刻着梦想的模样,却又不得不朝着父母规划的方向。
小夏便是身边的一个例子:
小夏是我同窗了三年的一个女生,聪明,且有自己的想法,常年包揽全班第一,是印象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她和我算得上关系不错,聊天聚餐是常有的事。在一次聊天,我了解到她不是本市人,便随口来了句:“那你怎么会到这个城市来读书啊?不想家吗?”
她笑了笑,“我爸妈让我来的,说这的教育好,我不想来。”她说得很淡,却低头猛嗦了一口手里的奶茶。
“那你以后想干什么啊?”神经大条的我自然没察觉出她的情绪不对劲,继续唠了下去。
“我想…诶,别聊了,我想做什么不重要的。”我有些诧异,抬头望了她一眼,仔细看下来发现她的眼眶有些红润,却还是强撑着在对我微笑。
我知道,她是喜欢编导这个职业的,疑惑她为什么不肯提,但让别人红眼总归不道德,便识趣的不再问下去。
再到后来,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她和家里大吵了一架,在宿舍走廊,隔着一个城市的距离,电话对面的父母依旧管得死严。
“你必须要填师范!我这是在为你好!”
挂完电话后她在走廊抱头痛哭。
撇去成绩光环,她只是一个被爱所禁锢的木偶人。这是她不顾泪痕,我与她站在走廊,一同望着城市的万家灯火,一字一字对我说的。
她说得很轻,轻到我几乎听不清楚。她说得又很重,重到一锤一锤的砸到我心尖。
故事结束了,她的人生还要继续,她妥协了,她去了一所很好的师范,过起了她妈妈希望的安稳日子,却在我俩偶尔的电话来往中,
“你快乐吗?”
“不快乐。”
剩下的是她的一笑而过,和我对这份“我是为你好!”的深深思虑。
记得费孝通老师曾说过:“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这无疑是对“我是为你好”的绝佳诠释。
父母的爱,是毋庸置疑的,是最纯粹无私的。
但有些父母,也许用错了爱的方式。
他们希望儿女能少走弯路,希望儿女能一帆风顺,希望儿女能不为油米酱醋茶而日日盘算,于是:
“我是为你好!”成为了他们的口头禅。
他们会寻找一切办法,找到自己理想化的最佳的生活状态,并告诉你,你应该这样做,只有这样做,你的生活才会成功,舒适。
还有的父母,甚至会常常站在制高点,欣赏着你的成就,告诉自己,“看,我说的对吧,只有这样做,你才能成功。”如同欣赏着自己的成绩一般喜悦。
我仍然坚信这样的父母只是少数,但这少数父母,却又是确实存在。
他们擅长用爱去规划理想人生,却忘了,成长,本就应该是跌跌撞撞,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的事。
规划的人生,亦如笼中的鸽子,星辰大海,才是它们最终向往的方向。
那些沉重的爱,先放一放吧,适当尊重和汲取对方意愿,又何尝不是一场父母与子女的双向成长。
我很庆幸,我的父母从小给了我足够的自由。
爱,本就无需那么沉重。
他们教会我对错,在正确的方向,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放手一搏,无需事无巨细的规划,喜好,便是一家人最大的欢喜。
他们总会在我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在背后默默守望,在我累的时候,追上来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一句:
“加油!”
而不是“你要继续往前走,爸妈是为了你好!”
欣喜于一直都是自由的鸟儿,所以无需仰慕天空。
但不论是哪一种方式,所有人的最初起点,终归是爱的深切。但只有双方互相体谅,找到最舒适的状态,才能更好的去爱,而不是终而复始的一句:
“我是为你好啊!”
自由永远比沉重的爱来得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