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朋友圈被“晒18岁照片”刷了屏,每个人的十八岁,风格迥异,有含苞待放,有杀马特般,有阳光帅气,有土得掉渣…,所有的风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各个如桃花拂面,鲜嫩无比。
18岁,花一样的年纪,我们都在做什么呢?
18岁的年纪,或在高中,那是个人生阶段性苦逼的年华,高考的压力,头疼的学业,家长老师在旁边碎碎念着“好好学习”,俨然不符合内心“我已18,我已成人”的叫嚣。记得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十八岁的天空》(暴露年龄了),电视剧里,一个推崇素质教育、不走寻常路的班主任,一群各怀心事,个性满满的十八岁高三少年,蓝菲琳和sky还擦出些少年时代的简单爱,这个当时吸粉满满的青春校园剧,带给我们对高三生活渴望不可及的幻想。
18岁的年纪,或刚上大学,一切好奇而懵懂,突然从繁重的学业中走出来,撒了欢儿般,一心想找回,特立独行的那个自我,梳着中学时不敢梳的头发,除了上课,课余时间参加社团、追剧,还有谈一场不懂爱的恋爱。
18岁,花一样的年纪,我们拥有什么呢?
18岁,首先意味着我们在法律上已成年,有完全行为能力,可以完全以自己的行为进行民事活动,可以进出某些吧、某些网站;18岁,正如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所说:少年清狂,有着无穷的活力和创造力;18岁,那个让无数人回忆起来血脉贲张的年纪。
02
然而,18岁的我们又缺少什么呢?
18岁的安德烈对龙应台说:“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这是大多18岁的年纪都未曾思考的吧,18岁,在象牙塔中,有青春年少的不羁,却缺少“对未来价值定锚”的思考;没有赚钱的能力,不能实现经济独立,缺乏理财与自给自足的快乐;缺乏在出校门后柴米油盐的消磨中,找到对生活真谛的理解。
一日,与朋友探讨《三体》,朋友问:“如果有时光穿梭机,你愿意回到自己的18岁吗?”
“不愿意”我笑笑。
朋友追问:“为什么?”
“如果回到18岁,我估计还是当年的样子,那个年龄的荷尔蒙,做的就是那样清狂与青春的事,如果重回18岁,我也不能成为一个少年老成的我,18岁就是那个样子,有了十来年的积淀和学习,才有我2018年的样子,我更喜欢我的2018年。”
03
2018年,已是而立之年,却未成为传说中“手持保温杯,油腻腻的中年少女”。
2018年,有能力买自己喜欢的衣服,旅游去自己想去的城市,凭借自己辛苦工作在帝都买了房,这是18岁乃至22岁的我都是渴望不可及的,记得大学毕业前夕,在西安某高校招聘现场,北京企业旁,堆满了厚厚的简历,一些不知名的小公司,趾高气昂的挑剔着来来往往的求职者。好歹我们也算西北边陲重点高校,但对于去北京工作,仍然那么遥远。现在再看,理解了很多,且不说京城高校众多,单是这全国流进的人才,就能让人却步。因为有了几年的打拼,2018年的自己比18岁更自信,更能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2018年,学会思考,建立自我,读书用以输入,写作作为输出,二者相互配合,促成良性循环。生活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努力会让你崭露头角,而一生的努力才可以将学过的知识穿成线,由点及面,让你慢慢变成你所喜欢的那个人。大学微信群里,同学们几次组织班级聚会,均已失败告终,来来回回张罗的总是那些人,其他一些要不默不作声,要不支支吾吾。仔细分析,那些爱张罗的总是混的还可以的,默不作声的往往不见起色,毕业近十年,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早已见些高低,那些在大学学习好的,毕业后往往也不错,还有一些尽管学习一般,但毕业后一直努力,在工作中逐渐找寻自己的方向,慢慢成长。而有一些天资聪颖,毕业后没有抓住职场中关键几年,终于归于平淡。如果有时光穿梭机,我会对18岁的自己说:Hi,姑娘,想想吧,十年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开始朝着那个你努力吧!
2018年,懂得感恩,感恩家人,感恩亲友,明白人生无常,看着医院穿梭的众生百态,庆幸身体康健,来往自如。《三体》中,庄颜和云天明因为黑线的扰动,错过了一千八百万年,里面有一句话:两个相爱的人起身,走出几百步,再回头可能都是错过几万年。如果不珍惜身边人,再回头,错过的可能就是一辈子,如果18岁,我一定还天真烂漫的放任着我的叛逆,顶撞家人,挥霍健康。用10年的时间,顿悟出这番道理,让我更加好好对待自己,对待身边人。
2018年,已是而立,经历过生活的酸甜苦辣,遭受过很多不公平的待遇,看过社会百态,熟知小老百姓在帝都打拼的艰辛,与18岁比起来,反而没有那么多的抱怨和戾气,因为懂得了,这就是生活,谁都是一面喊着不想活了,一面努力的活着。18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2018年识尽愁滋味,却道还活着,尚好尚好!
“青春气贯长虹,
勇锐盖过怯弱,
进取压倒苟安。
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
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塞缪尔·厄尔曼,《年轻》
2018年才是我锐气满满,感恩生活的开始,18岁,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