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
碎碎念:盘点看过的书

碎碎念:盘点看过的书

作者: 有来or有趣 | 来源:发表于2020-03-21 21:59 被阅读0次

    碎碎念,盘点一下从小看过的书。

    从小喜欢看书。

    当然,这是相对来说,和那些书香门第,自小家庭熏陶很好的人相比,我的这点阅读量根本不值一提。

    但在当时的农村,和周围的小伙伴们比,我确实是挺喜欢看书的。

    小时候常看《故事大王》,那是一种成套的配图书刊。每套五本,每套都是一种类型。

    看过的有民间传说、笑话、外国文学、希腊神话等,还有的记不清了。

    每次有机会去市里都要买一套。

    那时也有连环画的那种小人书,记得看过《哪吒闹海》和《燕子李三》等。

    上三四年级的时候,就看一些文字比较多的书了。

    那时候课外书几乎没有。

    报纸、旧杂志,遇到什么就看什么,好多页数都不全的,看了一半,也不知道下文。

    有一次不知从哪淘来多半本白话版《聊斋志异》,(因为一部分书页被人撕掉了,所以是多半本)看得真过瘾。

    印象中那本《聊斋》翻译得很精彩,一个个故事描写得具体生动,让人浮想联翩,例如《画壁》、《小猎犬》等。

    那阵老是幻想,如果自己有一只小猎犬那样的宠物,多么有趣,也能在同学面前炫耀一番。

    情节最引人,最优美的故事,就是《聂小倩》。有书生,有剑客,有女鬼,还有法宝降妖的场面。

    后来果然被拍成不同版本的电影,最经典的当属王祖贤,张国荣的《倩女幽魂》了。

    后来又买了几本书,大都是神话类: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古印度神话。

    还有蔡志忠的漫画《聊斋志异》和《孔子说》。

    漫画的《聊斋志异》不如文字版的看得投入,篇幅也少。

    《孔子说》让我第一次读到了《论语》,也大概地知道了孔子的平生,记得作者总结的一句话——孔夫子也是人。

    在没人指导下过早接触儒教的言论,我尚未成熟的思想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这也许是我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原因之一吧。

    因为书少,这几本书翻来覆去看。但是那些书里的内容,现在也几乎全忘了。

    小学六年级时迷上了京剧,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跟着磁带听京剧,唱京剧。也记不起那阵看过什么成本的书了。

    高中期间学习繁忙,但有一阵学校图书馆可以借书。

    记得看了部分《红楼梦》和《东周列国志》。

    《红楼梦》看了全书的开头和结尾,三分之二左右,看完很失落,觉得人生一片虚无,如梦如幻。《红楼梦》是本奇书,充满幻灭思想,不建议没有什么人生阅历的青少年看,驾驭不了。

    《东周列国志》几乎文言文,看着很吃力。幸亏有些故事章节在京剧里常上演,不然真的看不懂。毕业后又买过一本,后来送给同事了。

    期间也看过一些和京剧相关的书。

    宿舍有租金庸的武侠小说的,但那时的我偏见地认为靠情节吸引人,都不算上乘的书,也从没看过武侠小说。

    高中快毕业的时候看了唯一的一本青春言情小说《十八岁宣言》,还煞有介事地做了批注(幼稚可笑),可惜离开学校时没有带回来。

    多年后想起来都觉得遗憾,也从网上找过,但找不到。

    两年前又一时心血来潮,竟从旧书网上找到一本。买来看了几章,也没有了原来的味道,现在也不知被压在哪个角落,权当是对青春的最后一次祭奠吧。

    高中毕业后没有继续上学,在附近的村里上班。

    总是感觉很空虚,时间很充裕,也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

    那时常买些文学期刊,《十月》、《意林》、《小说选刊》等,也有《读者》杂志。

    还有一本被称为“乡土小说的拓荒者”鲁彦的短片小说集,里面有一篇小说《阿长贼骨头》,从篇幅、结构、风格看,和鲁迅的《阿Q正传》很相似,估计是模仿的。

    在上了两年班后,知道了高自考(懊悔以前的孤陋寡闻),然后下班后就全身心投入到高自考的学习中了。

    在考过两科后,准备再冲刺四科的时候,也是用力过猛,得了一场大病。权衡利弊,还是保住小命要紧,高自考搁浅了。

    那时候很关注自己的身体,常去新华书店翻阅医学相关的书,也买过几本,中医药的,身体经络的,还买了一本《黄帝内经》。

    后来也知道了,身体并没有什么器质上的疾病。

    既然不是身体原因,那就是心理喽。买了一本《心理医生》,像字典那么厚,16开的一本书,书里列举了“市面上”所有的心理疾病,像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和各种人格障碍。

    文字通俗易懂,我就对号入座,只是觉得和哪种病都有对症的地方,又不完全吻合。

    就这么一直带病生存着。

    后来换工作,又对计算机感兴趣了,断断续续买了一摞计算机相关的书和杂志合集。

    以后又买过电子电器类、家电维修类、PLC编程类的书籍,潜移默化地也理解吸收了部分,或多或少对工作也有些帮助。

    由于患病的机缘接触了佛教。

    看过的第一本佛教相关书籍是在结婚前,那时在市区上班,一本由人发心助印的小册子,是耕耘先生的《安详禅》。

    那阵的心情老是处于焦虑状态,看完后如饮清茗,内心真是有些许安详宁静。

    以后一直对佛教的文章书籍感兴趣,也买过书,也从寺院随缘自取,也从手机上看。

    多是些高僧大德的故事,如《传灯录》、《虚云禅师年谱》、《王骧陆居士全集》、《生活禅》等。

    还有几部佛经:《地藏经》、《维摩经》、《金刚经》、《佛说阿弥陀佛经》、六祖坛经》、《心经》等。

    第一次看到《心经》是在《西游记》小说中,有一个章节写了乌巢禅师传授了唐玄奘《心经》,这段描写是有史实根据的。

    我才知道影视剧中常说的“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出自《心经》,便把《心经》抄在纸上,偶尔诵读。

    也买过《庄子》、《易经》、《诗经》等国学经典,怎奈学识浅薄,看懂都很吃力,更别提领悟和赏析了。

    自从手机能看书,阅读变得方便且经济,只是空闲的时间没有原来多了,也比较累眼。

    零零散散看过一些:《济公传》、《封神演义》、《镜花缘》、《红楼梦》等。

    和一些当代作家的:《平凡的世界》、《活着》《废都》、《老生》等,不一一列举了。

    自从接触佛教之后,觉得好多书中和身边发生的事情都蕴含着因果。

    也看过两部官场题材的网络小说。

    决定以后不再看网络小说了,也少看快餐式文章,费时费眼。

    给自己的总结:

    1.看书没章法,没类别,不细分;

    2.囫囵吞枣,都是消遣式阅读,既不做笔记也不分析;

    3.思想浅薄,不做深刻理解,也不带疑问阅读,依文解字,书上写什么就相信什么,没有自己的见地;

    4.只看不总结,没有过输出,以至现在写出一段流畅的文字都很困难;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

    以后有机会还是多看经典名著,也要刻意锻炼一下深度思考,有时间还是做些记录,把想法诉诸文字。

    没有什么目标,毕竟功不唐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碎碎念:盘点看过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hp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