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札记(三)
——王荣生教授的阅读教学设计模板整理
台上这位清癯儒雅的学者就是王荣生教授,两场讲座下来,讲的都是课文设计的内容,图中就是最关键的模板部分:绿色板块指向一个问题——课文教什么,可以细分为两栏,即教学点(也就是我们说的教学目标,但是王教授认为教学目标这一表述引自西方,不够准确,建议我们用“教学点”来说明)和知识点,黄色板块指向另一个问题——课文怎么教,分为教师的教学环节和学生的学习活动。
先说教什么,也就是教师备课时需要解决的问题。王教授带我们读了一个顺口溜:备课备两头,一头备教材,一头备学生,一备教材关键点,用黄颜色标出来,二备学生疑难处,用绿颜色标出来,黄绿颜色相重叠,就是教学重难点。我的理解是,备教材指向教学点,备学生指向的是知识点。以下图为例:
上文中,黄色板块是文章和各部分的中心句,即我们备课时需要注意的课文关键点,找到关键点之后,追问:学生能理解吗?不能理解或者理解有难度的用绿色标示,而这些地方就是课堂上需要老师着力的教学点、知识点了。
这里还有一个教学中的困惑,比如,“美极了”这一句,有的老师使出浑身解数,学生也并不觉得“美”,此处何解?王教授说了一个绕口令般的长句子,这里的“美极了”不是让学生感觉美极了,而是让学生体会到有一个作者认为桥美极了。“It is beautiful.”和“I think it is beautiful.”是两种不同的目标,要分清。
接下来再说怎么教,即拟定教学环节和学习活动。看郭初阳老师执教的课例: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是顾城的一首诗,《远和近》。学习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课前发给学生的阅读材料上,诗歌没有标题。课前没有预习。
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是以下三个:
①请学生多读几遍,尽快背下来。
学生自己读,自己背,然后老师请一组同学一个一个背,即其他同学听了五六回,或许也默默地背诵了五六遍。
【王教授点评:对头。朗读是诗歌的阅读方式,也是诗歌的理解过程,在朗读中不断丰厚诗意的感受。这首短诗,看起来平易,能读易记,是其体式的特点。诗歌教学,往往要在学生能读会背的基础上进行。】
②请同学们依据课文画一个几何图形。
一开始,学生们不甚理解,老师在巡视时,发现一位同学画的是三角形,请他画在黑板上并向同学解释。
为什么是三角型呢?因为这首诗说到三个事物:你,我,云。
为什么“我”与“你”这条底线画得这么短呢?因为“我”与“你”挨得很近。
怎么知道俩人挨得近呢?从诗里看出来的:“你”的一举一动,每个表情神态,“我”都能清晰地感觉到,说明他们挨得很近。
那么“你”“我”和“云”之间这条线该画多长?老师问。应该冲破教室的屋顶!有几个同学在下面议论。
【王教授点评:对头。实际上,画图是对这首诗的字面意思和语义结构的理解。也通过这个方式,促使学生把文字转化为形象。】
③请给这首诗拟一个最有创意的标题。
分小组讨论,每个组派代表把各自的标题写在黑板上,同组同学解释为什么是这个标题。共九组九个标题,其中两组是“距离”,有一组同学看起来似乎对诗题的感觉不对,拟了一个很长的题“看起来很近其实很遥远”,也包含距离的意思,虽然诗题很长,但比较接近原诗题《远和近》了。其他组的标题分别是“障碍”、“自然”、“优美”等。
先讨论“距离”,黑板上的三角形是物理的距离,而诗中表现的是“心灵的距离”——“我觉得”这三个似乎很平常的字,学生读出了诗的意味。
【王教授点评:这里说到“距离”时,如果老师适当丢出疑问:中间的空行能去掉吗?引导学生思考,再得出结论,第一部分写的是客观事实,即物理意义上的距离,第二部分写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即心理的距离,就可以更深地领会到诗歌的形式感,因为,尤其是在诗歌中,形式就是内容。】
再讨论“障碍”,一女生起来说:“这两个人有问题哎!”老师追问:“是两个什么人?男生还是女生?”学生很肯定:“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老师又问:“‘我’是男生还是女生?”学生同样很肯定:“男生!”“是个什么样的男生?”有学生杂然而说:“内向”、“敏感”……同学们读出了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接着讨论“自然”,那组同学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这首诗写得很自然。”也就是对诗的形式感。第二,“这首诗是在大自然里写成的。”可以静静地看云而不被打扰,那一定是幽静的地方,风景优美的地方。他们推测作者是在写实、是作者当场创作的。这固然因为学生们对写诗的语文经验不足,但歪打正着,读出了这首诗的背景。
最后讨论“优美”,理由也是两个:第一,“这首诗很优美。”看起来是对诗歌节奏的语感。第二,“这首诗的意境很优美”。
在这一环节,老师在讨论中相机谈论自己的阅读感受,出示顾城的图片,介绍评论家对顾城诗歌的赞赏,进一步感受顾城诗歌的特点。
【王教授点评:对头。这是一首“朦胧诗”,朦胧诗的阅读,重心是打开诗歌丰富的蕴含。学生分组拟标题,就有可能打开这首诗的种种侧面,揭示出诗歌的意义和意味。尽管由于学生人生经验和语文经验的制约,这首诗所蕴含的一些意味,他们目前无法感知,比如这首诗的哲理,它与卞之琳《断章》的互文,六行大白话何以产生诗的意味甚至成为诗歌中的精品,等等。但是,由于诗歌多元理解的空间较大,学生们依据自己的经验,在交流和分享中,能够读出他们能读出的东西来,甚至读出了成年读者读不出来的意味——曾经多次问语文教师,他们的直觉“我”是一个女生,这就是阅读视野的差异。总之,通过郭老师精心组织的“拟标题”活动,学生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加深了、丰厚了,也或多或少地学到了如何阅读诗歌、如何阅读现代诗,如何阅读朦胧诗。】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一定要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来展开,比如这首诗,可以这样追问:诗歌教学怎么教,现代诗怎么教,顾城的诗怎么教,既是阅读的三个层次,也是教学设计的三个层次。而教学环节是通过学习活动来实现的,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即读熟背诵、画出图像、拟定诗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