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覃杰老师的分享我总结为两方面,首先,不管从事哪种行业都没有速成,要想做成点事儿,最少两三年,我认为,这点很重要,不要想着快速获得成绩,用力过猛动作会变形,反而会给自己施加压力,揠苗助长大家都听过,所以,应该遵循自然法则,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才是合理的。那么,速成不可取,快速入门,不仅有必要,而且要抓住重点,快速度过刚开始磕磕绊绊的阶段。
最少必要知识,每个行业都有其最少必要知识,刚入门时都有相关的概念,用一个概念,得搞清楚一个概念,将超过大部分人。举个例子,比如,“写作”这个概念的最少必要知识都是什么?
1、选题永远排在第一位
写作前:定选题、列框架、找素材
1.1.1写作技巧是战术,选题是战略
什么是战略?
战略的核心的聚焦,战略的本质不是设定目标,而是解决问题,通过一系列调查分析,发现问题的薄弱环节,发挥自身优势,并且用连贯性的动作去解决。
调查分析—扬长避短—持续行动
如果不是在战略层面持续行动,坚持将毫无意义。
面对难题或竞争对手,大部分人习惯想办法应对、跟进并弥补差距。而真正应该做的,是找到一个能够扬长避短的领域,放大你的优势,并且限制你的劣势《好战略,坏战略》
“多问自己,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优势变得更重要,让劣势变得更不重要?”
1.1.2选题的逻辑和技巧
与我有关:决定有多少人会读(小众话题永远不会出爆款文章,细分领域更容易打造个人品牌。)如果某个你从事的行业,还没有人通过写作来赋能,那么,去深耕很容易打造个人品牌。
对我有用:决定多少人共鸣(有多大用处取决于痛点的大小,而痛点的大小决定共鸣有多深)
替我说话:决定多少人转发(用户看完不愿转发就很难传播,不同的群体转发的内容截然不同)
1.2、列框架
写作好像建房子,框架决定整体。
总分总结构:开头点题-正文论述-结尾升华
黄金圈法则:为什么why-怎么做how-做什么what
1.3、找素材
素材靠大量的阅读、搜索、积累。
从哪里找:好书、课程、百度、谷歌、微信、知乎、专业论坛等。(得到搜索功能是个好工具)
2、写作中: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写作中3件事:起标题、写初稿、再改稿。
起标题:标题就是你的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目的是让人打开文章读第一句。先定标题在写文章,让主题更聚焦。(用一句话表达文章想要传递的核心,要新、奇、特,但不要做标题党,更不要让标题配不上你的文章)
写初稿:
凤头:第一句是为了让你读第二句,甚至全文。
猪肚:中间部分像一个人的身材,丰满有料。
豹尾:收尾要简洁有力,多用金句来升华主题。
再改稿
第一: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第二:删除一切不必要得内容
第三:永远没有100分的文章
第二稿=第一稿*90%
第一稿给自己,可以披头散发
第二稿给读者,必须梳妆打扮
3、写完后:没有传播就没有价值
写完后3件事:排好版、多分发、勤复盘
排好版:
多换行、勤分段,留给读者呼吸感。
逢重点、必加粗,字里行间真情露。
放插图、列框架,阅读体验不会差。
(同样的内容,排版好坏决定阅读体验)
多分发:
没有传播就没有价值,我们需要外部反馈和正向激励,1篇文章多渠道分发,前期更重要。(公众号、简书、头条、微博、知乎、小红书、朋友圈、社群……)
勤复盘:
绝大数人,文章发出去就结束了,但对写作高手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打开率、转发率、留言率、分发时间、转发话术……)
内容营销小技巧
标题和前100字内,出现的关键词更容易被搜索,文章最后要呼吁行动,哪怕是求点赞、留言、转发。阿拉伯数字比方块字更具营销性。
接受自己笨拙的开始,努力到被人误会是天赋。
既往不咎,做好当下,活在未来,没有天赋,只有重复《覃杰》
以上是覃杰老师得分享稿,我边看边暂停边手动敲下来,用了大概两个多小时,感觉还是有点自卑,不过没关系,慢慢的速度会上去,一切都是积累,因为这件事对我来说有意义。
想要看视频分享,可以留言,把视频私发给你,有兴趣可以听听,相信会对你有用。
听完这节课,我对我的行业有了新的认识。
原本我以前不看好“写作+我的本职行业”,装修内墙施工,不知道怎么赋能这个装修细分领域。而且微信通讯录大部分都是行业工人和公司管理人员还材料商。他们相对来讲,对知识的渴望需求不大,所以,我的思维限定在,要从新开发目标客户群体,我定位的是销售知识产品。
但,今天听了第四节写作课,老师您讲的,要注重战略,要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在细分领域内打造个人品牌,关键是,在行业没人做的时候就是机会,还讲了“龙昭战友教安装玻璃的故事”,突然间,我的思绪好像发生了转变。
可以思考怎样用“写作+材料”,“写作+施工”赋能本职工作。底层逻辑是,写材料,被厂家看到;写施工,展示自己专业,而且现在施工项目很多被厂家拿走,在不断写作同时建立影响力,促进业务发展。
今天听了课以后,我是这么想象的,先做起来再说,虽然关于材料自己不太懂,但有最少必要知识,看这个行业里的书籍,与材料商多沟通,满满积累。
谢谢覃杰老师的启发。
这是我在007不写就出局写作的第1500多天,这里聚集了各行各业的战友,以长期成长为价值观,互相鼓励和陪伴,希望你能来一起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