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家两小只,英语学得比较早,基本是3岁左右就开始正式接受英语学习了,还不说开始学习之前的英语儿歌或者动画片类。
因为我有一个观点:语言决定文化,进而塑造价值观等。我希望孩子是能在接受成人输入的价值观,在接受中文母语世界观的同时,能用另一种语言去理解和思辨世界,然后慢慢地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她们自己的价值观。
这是今天特意转摘这篇小文,表达语言的重要性——语言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这也是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而不仅仅是成绩。
《小王子》的作者,法国作家圣· 埃克苏佩里说:一个人可以通过思考将一堆乱石变成一座宏伟的宫殿。
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你可以想象没有情绪的一天,没有行动的一天,但是你不能想象没有语言的一天,因为,你的思维如河流一样,不能停止,不能干涸。因为不使用语言,并不是说你一句话都不说,保持沉默;不使用语言,你的大脑的思维也要停止下来。
所以,我们的思维,是一个个的想法连接在一起,而装载它们的,就是我们的语言。而语言不仅仅是我们思维的载体,而且它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去塑造我们的思维。
比如雪在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中特别重要,因此他们有十几个单词来描述不同状态的雪。
而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就只有雪这一个词。
所以,在爱斯基摩人的言语中,他们能够传递更加精准的关于雪的信息。
心理语言学上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语言不仅仅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它还会决定我们的思维,最后决定我们的文化。
语言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因为语言有自我形成和自我创造的能力。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思维完全是由我们的母语所决定的,这是因为我们只能根据母语的词汇和结构,来描述和认识这个世界。
所以说,我们有不同的语言,就会有不同的思维和不同的世界观,最后我们就有不同的社会。
殖民者最热衷于干的事情,就是不允许殖民地上的民众说他们自己的母语,而是改说殖民者的语言。
通过语言的殖民,就实现了思想的殖民、文化的殖民,最后彻底消灭了殖民地的传承。因为不同的语言不能表示同一个社会的现实。换句话说,就是一种文化的内容,只有用这种文化的语言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
比如我们中国人用“稻”、“米”、“饭”分别表示带壳的米、去壳的米和煮熟的米,而美国人只用一个词,rice。所以你可以看出米在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与此相对的是,美国用肋排、菲力、沙朗、牛眼等十多个名称来称呼由牛的不同部位做出的牛排,而汉语则只有牛肉这一个词。
不同的语言定义了不同的思维乃至文化。So,孩子该不该学好中文、学好英语,或者其他语言的目的,你明了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