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
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
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时,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
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莫伯桑《一生》
近期有两件事情,让我耿耿于怀
一件是,在一次开会发言的时候,汇报没有重点,脑袋一片空白,反复提及一些本不应该在会上说的话,且在汇报中经常卡顿
说完后,又后悔自己没有说到重点上
在看着领导跟同事茫然的眼神中,愈发地紧张和不安,草草收场
事后同事反馈,其实一开始汇报都非常好,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变紧张了
另外一件是,行业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
先不说奖品很丰厚,能得到一些免费进修的机会
光是参加比赛,都可以学到不少东西
因为不够自信
我胆怯了,不敢参加,于是遗憾错过了这次机会
但我心里是想要倒逼自己一把的
这两件事情,都让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明明可以,却都没有做到呢?
1、忽视了表达的重要性
日常中,我们习惯性地用自己最熟悉的语言和讲话方式进行表达
在这个舒适区里面,我们是不会意识自己表达能力的欠缺的
往往是在面对有点困难或者挑战的情景,例如,当众演讲,进行工作汇报等的时候
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表达能力不足
而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毕竟比较少
即便遇到了,我们也经常以:“我就是表达能力不行”为借口
解决了自己的认知失调,过了也就过了
没有反思,继续忽视
2、自卑心理影响
对于身边表达力强的人,总会很羡慕,觉得他们闪闪发光很厉害
仿佛他们天生就会表达,而没有看到他们闪光前刻意练习的汗水
经常用一些负能量的话语去反复暗示自己不行
“我就是语言功底不行”“我就是逻辑能力不行”“我就是做不到公开演讲”“我紧张”“我害怕”......
这些消极的心理暗示直接导致“自我评价”变低
让自己“行为受限”,限制自己,错过机会
可怕的是它还自动形成一个不好的闭环
说负能量的话➡反复暗示自己不行➡行为受限,不敢突破舒适区➡自证不行➡继续负能量
3、畏难情绪,放大了要做的这件事情的难度
例如,还没有去健身房之间,感觉健身好难
不知道器械怎么用,不知道怎么发力,不知道动作对不对
很多不懂
但是在健身房几个月后,就会发现健身可以很简单
例如,还没买电动车前,觉得开车上班很难,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
但学了后,真正在路上开了几个月
发现开车是件不难驾驭的事情
过度关注困难的部分,而忽视了其他相对容易的部分
忽视了,任何困难的事情都可以被无限分解为可执行的最小单位
缺乏行动,让困难永远像一只可怕的巨兽
我想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包括增强自信、提高语言水平、锻炼思维逻辑性、调整情绪、注重锻炼和学习方法等
我想,好的心态+正确的方法+有效的刻意练习
表达能力会逐渐提高的
后续我也会分享些自己学习表达的记录,与你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