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对于一篇文章至关重要。
它决定了能否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继续深入,来全面了解和阅读这篇文章。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每天所接触到的文章数量也是浩如烟海。
有的文章让人看了开头就觉得索然无味,或者摸不清头脑,顿时失去继续读下去的兴致。
有的开头却让人按捺不住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一探究竟,根本停不下来的阅读念头。
从技术层面看,不好的开头各有各的不好,而好的开头都是相似的,都拥有一些共通的招式。
常见的有一下六种绝招:
1.热点式
利用自带流量的热点事件作为文章开头,可以瞬间吸引读者的注意。
2.故事式
用讲故事的方式,明显会增强可读性和趣味性,避免干巴巴的说教。
3.对话和提问式
对话和提问式的开头通过自问自答,他问他答等方式可以提升读者的参与感和代入感。读者可以在问答的过程中,将自己与作者融为一体,步步深入,共同得出想要知道的答案。
4.场景式
场景式的开头,顾名思义,通过描写某种场景,呈现出极强的画面感,让读者如同在观看电影般,期待接下来的剧情。
5.开门见山
这样的开头直接了当的表达出文章所要阐述的主要话题和主要论点,非常适合用于观点文。读者能够一眼就判断出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文章。
6.图片式
图片式开头有两大优势,一是简洁有力,清晰明了,让读者通过图片来瞬间自行判断出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二是可信度强,证明所要论述的话题并非空穴来风,子虚乌有。
上述六种开头的写法,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各有特色,适合于不同体裁和主题的文章。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故事引入或者开门见山。
樊登读书有篇文章《处世的最高境界,外圆内方》,开头是这样写:
“作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讲过一个小故事:
王守仁的门人夜间抓到一个盗贼,出于心中正义,他对贼人讲了一番关于良知的道理。
但盗贼听后并不为所动,反而轻蔑地问他:“请你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了?”
当时正值大热天,他叫盗贼脱光了上衣后,将裤子也脱掉。这时贼犹豫了,觉得这样做不大好。
他向贼人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本着良知与道义,直言说理,并不能改变贼人一点点;反倒退一步,让贼人脱衣的方式,能使其自觉羞愧。
这就是中国哲学讲究的方圆之道,于铜钱中取象,追求为人处世做到外圆内方,即内心有正义有原则,处世懂圆融,懂变通。”
这样的故事引入开头,容易让读者在津津有味的品读中接受作者的想法,然后水到渠成总结出观点。
开门见山式的作品,例如:《一个人痛苦的根源:凡事比较》中开头这样写:
“生活中,每个人都免不了和别人比较:
小时候比成绩好坏,长大后比工资高低,比房子大小,车子贵贱......
比来比去,把自己搞得焦虑不停,烦恼不断。
作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写道:
“与别人比较,是悲惨生活的开始。”
这样的开头,直截了当,迅速表明主要观点。让人快速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那些写作高手,他们出彩开篇的背后,也是有迹可循的。写作小白首先就是要去进行模仿,然后学习借鉴,首先练习出2~3种自己擅长的开头写作方法,最后融众家所长于一炉,创造出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如果达到信手拈来,浑然天成的水平,这样就不必再介意具体的方式,很多开头可能会融入不同的几种技巧,达到以无法为有法的高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