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你是否见过家长带着孩子随意攀折花草?
电影院,你是否听过熊孩子大喊大叫家长却不管不问?
小区里,熊孩子高空抛物造成行人受伤甚至致死?
书店里,10岁男童猥亵女童,男童家长却拒绝道歉!
孩子犯错,尚且年幼,心智不成熟所以无法衡量做事的后果,但若没有经过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后果不堪设想。一想到为人父母,竟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今年全国两会开幕以来,教育热点不断,围绕家长、老师们关心的话题也不断涌现。
01
宅家亲子摩擦升级
受疫情影响,家长在家办公,孩子居家学习,相处时间一下子变多,各种摩擦开始出现,家长也容易生气焦虑,虽然很想正确引导孩子,却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方式。一场疫情之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凸显了出来。
02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社会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中,家庭教育不当已成为导致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乃至犯罪行为的重要诱因。
03
人大代表提案:
为家庭教育立法
全国政协委员许洪玲建议:
1、建立“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室”,面向适龄儿童家长,聘请第三方或者有教育经验的志愿者作为老师。
2、针对准备入小学的家长开展相关课程教育,颁发“合格父母”上岗证,随学生档案入学。
3、在校内建设“家长学校”。探索“家长教育”之路的建设,特别是针对有问题倾向的学生家长,建立一对一的授课方案,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建议:
1、家庭教育立法时,应强调地方政府在促进家庭教育健康发展中的责任,强调家长的职责,父母需持证上岗,对家庭教育的运作及保障机制做出法律规定并明确家庭教育的公共性与个人隐私的界限。
2、建议把每年9月的第一个周日确定为家庭教育日。
全国政协委员曹德旺(2017年)建议:
1、建议政府出经费构建培训教育家长的社会体系。
2、大专院校开设家长教育专业。
3、家长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等等。
04
家庭教育责任在谁?
其实,很多时候,家庭教育出现问题,不全是家长的原因。家庭教育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出现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除了作为父母需要不断学习,外界的合力支持也非常重要,家庭教育立法也是其中一种。近年来给家庭教育立法,一直都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事情。
05
家庭教育需要家校合作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更多人都意识到,原来在孩子的性格培养和家庭教育中,有些时候家长隐身了太久。父母给予孩子的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粒“纽扣”,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应该是,用自己的行动去体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也许是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劳动,体验生活的细琐日常;也许是乘车让座、开车礼让行人这样微小的礼仪之举。
一言一行你都在教会孩子和他人接触、和社会接触,让他感受到分享、感动、悲悯、和世界的不断变化。
在未来的教育中,家长、老师、孩子互相支撑、互相补充,会成为最稳定的三角形,让孩子的思维和成长,不再缺失,请相信因为有你的爱,孩子会越变越好。
你的思维,可能就是孩子未来的思维;你的胸怀,可能就是孩子未来的胸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