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竹笔筒1200万,能抵上海市中心一套房

一个竹笔筒1200万,能抵上海市中心一套房

作者: 杜小乐_0a5d | 来源:发表于2018-09-05 17:49 被阅读0次

    笔筒作为古代文人生活中重要的文化符号,一直以来被视为风雅之物,同时笔筒也被称为除“笔墨纸砚”这四宝之外的文房第五宝。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是“于细微处见精神”,越小的艺术品,在制作上越是精细。笔筒作为古代文人生活中重要的文化符号,从来就不曾被忽略。在古代,如果没有讲究的、有格调的文房用具,那么作为一个文人,他的修养乃至做人的品质都是要受到质疑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今天才得以看到那些材质考究、制作严谨、韵味十足的形形色色的笔筒。这些流传于世的艺术品,不知经过了多少文人细心地擦拭与触摸,也不知在书房案头上激发了多少才子的遐思冥想。在这些笔筒身上蕴藏着无穷的文化内涵。

    在北京时间4月20日清晨,法国一家小拍博桑—勒费福尔拍卖行(Beaussant-Lefevre)上拍一件竹笔筒,拍卖行将其定为康熙时期,拍前评估5-6万欧元,但在现场引发了失常剧烈的抢夺,毕竟以126万欧元的高价落槌。大象以昨天的欧元汇率大致的算了一下,加上25%的佣钱,其成交价约合1163万人民币。据大象得到的得当音讯,买家来自于上海。一件竹笔筒的成交报价,肯定可以在上海市基地换一套还算敷衍塞责的住所了。(毕竟是房价贵仍是笔筒贵呢?)

    食可以无肉,但居不可无竹”。中国人对竹的感情是很深的,竹子的“虚心”、“劲节”与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相契合;另外,工艺精湛以及方便保存,也是竹刻备爱古今收藏者欢迎的原因。

    竹雕艺术自六朝兴起,直至唐代逐渐为人所认识。明以前知名刻工甚少,明中叶以后至清代,一线拍卖行藏品征集以及私下藏品出手交易 详情咨询 一八七,一五零八,七三一 一杜经理 致力民间藏品出手渠道建设。竹刻名家辈出。历代名家多集中在江南,代表人物有“嘉定三朱”: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封门二优”:封锡爵、封锡禄,吴中一派的吴之幡、周芷岩,以及竹刻祖师张希黄,还有前面提到的顾珏等。名家作品大多古朴木拙,往往一件竹刻上只是寥寥几刀,但是这样的竹刻禁得起时间考验,收藏价值要比普通竹刻高出很多倍。

    竹刻作品出现在拍卖市场是在90年代初,它是伴随中国艺术品市场成长起来的。竹雕的材质不及象牙犀角珍贵,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和文化内涵上。所以,对于竹雕的收藏,应该把握住几个要点:刀工、年代、艺术水准、与标准器和文献记载的对应关系、保存状况等。

    竹刻的收藏在于工艺文化的收藏,要想练就一双慧眼,就必须热爱竹刻并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可能发现好的作品。也只有这样,才能像王世襄先生一样,从尘沙的掩埋中将珍珠采撷出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竹笔筒1200万,能抵上海市中心一套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qz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