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目睹了一场父子之间的互动,
孩子是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晚饭后在门口玩着小型蓝球,看见我的时候,自豪的说,我还会扣球呢。马上一跳把球扣进篮球框里,我给他鼓掌加油。
一会二,孩子的爸爸过来了,一过来看见孩子在玩球,就说:你看你玩的浑身是汗,我教你的要在这条线这里投球呀,你过来呀,到这条线这里来呀,过来呀,快过来啊。
孩子在自己自豪的情绪还没有来得及转换,就被爸爸这一顿话,心情就拨凉拨凉的,脸上表情就不好看了,就不愿意按照爸爸说的,指令的那条线上去投篮,反而故意的跑到线的前面,去投篮,没有投进去。
爸爸一看孩子不听自己的话,说话的频率就变多了,并且用手指指着孩子,有是一顿狂轰滥炸,还说:再不听话,我就不教你了,我就打你。
孩子一边扭动这身体,一边说:你不要用手指指着我,还用手去掰开爸爸指着自己的手指,两个人就开始有了一些肢体上的冲突,
爸爸和孩子的情绪越来越激烈,孩子就大声说:哼,我生气了。爸爸随即也说:我也生气了,从我的角度在看,就是两个孩子在斗气而已,仅仅是为了投篮是不是在爸爸规定的那条线上。
此时,孩子的情绪已经到达了极点,内心不舒服的感觉越积越多,可是因为无法表达内心的情绪,发出了不断尖叫的声音,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很多孩子,由于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及主要养育人也不懂得孩子,孩子就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不满和愤怒,大声尖叫就是一种发泄内心情绪的方式,
有时候,孩子过度开心也会用尖叫的方式来表达,到了此时,父母就会制止孩子大声尖叫,忽略引起孩子尖叫的真正原因,孩子也因为没有被父母真正的看见,接纳和理解,与父母及主要养育者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亲子养育的问题矛盾一直被积压着到孩子青春期,孩子用更加严重的方式爆发出来,才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
在本个案例中,爸爸的控制,说教,都让孩子感受到极度不舒适,即便爸爸说的全部是对的,孩子也不愿意按照爸爸说的去做,所以,很多学龄前孩子的情绪问题就没有被父母发现和看见,以至于这样的问题一直在家庭中往复循环,父母更多的是指责孩子的不当行为,而没有意识到孩子的不当行为是因为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
作为旁观者的我,为什么我没有去及时干预呢?是因为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每一个对父母都有自己的教育观念,当父母不需要外在帮助的时候,即便是再好的教育资讯,再对的教育方法,在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给的方法,父母根本就听不进去。
唯有父母觉醒之后,才有更好养育自己的孩子,而这父母的人生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