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326213/e7d5740b1b61df58.jpg)
很少有人还会想起,那座已经永远消失了的塔楼!只有在那里生活过的人,才会觉得那楼是曾经的地标。
这座由康有为弟子狄葆贤在一九二一年兴建的时报大楼,因为狄是虔诚的佛教徒,所以建成了七层飞檐翘角葫芦顶,隐喻七级浮屠。塔身周围还挑出阳台,供游人登高赏景。
如今,也许只能从某个画家的画作中,或者一些老照片中一睹它的风采了。是的,山东路福州路转角处的塔楼,是我童年的记忆。现在它己彻底消失,让位给了百腾公司的一座摩天大楼……
小的时候,每每看到有人在画那座塔楼,沙雅达人就会驻足观看,站在画家的背后,看着画板上慢慢生成的塔楼,有水彩,有油画,也有碳条画的素描。那时候,塔楼的底层,只是一个书摊的摊位,摆放着很多的碑帖和线装书。一个穿着用长衫改制成列宁装的老人,站在一堆书前竭力为驻足的人推荐碑帖和拓片。后来,这个私人的摊位消失了,也可能是生意太过清淡,也可能是周围的同类书店越来越多的缘故。
塔楼存在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即使和烟火缭绕的庙宇没有实质性的关系,即使它的底层改造成了一家外文书店,可塔楼还是山东路和福州路上的一道风景。直到「文革」破四旧,把塔楼的葫芦顶给拆了。
有不少年,塔楼只剩下了不伦不类的躯干,显出了它的没落和破败。塔楼的修复,应该是得益于尼克松的访华,是不是修旧如旧,只有天知道了……
修复后的塔楼,落魄地矗立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才被地产大佬相中!拆除后,立起了现在的百腾大楼。不过,那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座建筑,而不是塔楼的浴火重生。
有句话说得好:只有今生,没有来世。这也是塔楼一一时报大楼的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