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鲁迅之《故乡》

再读鲁迅之《故乡》

作者: 驿外桥边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17:12 被阅读0次

题记:周末收拾屋子,拾起女儿的语文书,想着对比一下同自己当初学的语文变化多少,但是我却被鲁迅的《故乡》吸引了,但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谨以此文,纪念那些逝去的岁月。

是小学还是初中学的这篇文章,我已记不清。但是多年以来鲁迅笔下所描写的那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那项带银圈的十一二岁的少年,还有那猹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一景象我却铭记在心了。闰土,他那名字的由来,五行缺土,我都是那么深深地记得。时时说起的其中一句话,那就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果说故乡中还有一画面,那就是杨二嫂的圆规双腿,其间《故乡》给我的印象全无。

今天读起来,我分明地沉于“迅哥儿”回乡的那种心境;沉于二十年后“迅哥儿”初见“闰土”的片段了。

曾经这么一对伙伴,因为要离开,一个“急得大哭”,另一个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现在却分明的叫道:老爷!而“迅哥儿”也是有许多话,“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是什么让这无话不谈的一对由熟悉变为陌生?时间拉远了距离?

“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故乡”对于我来说,虽不是别了二十多年才回一次,但也是离开故乡二十年了。或许是受初中化学老师一句话的影响,他在讲原子结构中说过“在原子中,电子围绕原子核不断运动。能量越多,升的越高,离原子核越远。就好像你上学一样,小学至初中至高中乃至大学,一般而言,你自身的能量越来越多,离家也就越来越远了。”我很想自己的能量越来越多,想飞得更高。于是,我一直努力着,离家算是越来越远了,“能量”倒不知是否是越来越多了。

多年以来,就这么一直在外是漂着?搏着?还是打拼着?说不清,虽不是每逢过年过节就回故乡,却是经常回去了。如王磊光博士《回乡日记》而言:“‘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我很庆幸我有故乡,可以随时回去,尤其可以回家乡过年。因为我的根在那里,我的亲人在那里,我的生活经验和记忆在那里。”

但是每次回故乡,我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怀,之于我个人,或许在不经意间也是“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回不了的故乡,容不了的异乡,是漂泊异乡情怀的真实写照吧。每回故乡,我会沿着村子的小河边、小道旁,走走,再走走。故乡有我生活的影子,有我的笑、我的泪,有我的亲人们,我心里有千般的不舍,万般的牵挂!可是,稍过些日子,又不得不转身离去!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可是现在谁能做到“父母在,不远游”?亦听说,子女常回家看望或问候父母被写入立法并于 2013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中国讲究“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身边的大多数人都还是有颗孝顺的心,但有谁能真正做到“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回家,我所了解的,我们回家却在不经意间成了“客人”。父母会给我们张罗丰盛的晚餐,但是“妈妈的唠叨”真是没有了,即便是有,也是不多了。在母亲六十岁时,还种了有三十亩地的西瓜,每天她还要不停地劳作。作为女儿,没有能尽到一定的孝道,万分愧疚之情不言而喻。每次电话给她,言及心中那份的愧疚之情,母亲总是那么悠悠地说:“自己能动动(劳作),肯定是要自己动动(劳作)的,你们不用为我担心,只要你们过得好,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只要你们过得好,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在母亲看来,只要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能过得好,她就满足了,父母对我们的要求也就如此。我们自己呢,生活的烦恼也不再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也不再向爸爸谈谈。我们有了自己的圈子,认为自己长大了,也已为人父母了,我们不能让父母为我们担心太多,哪怕我们自己在外面咬着牙坚持着。父母会关心我们的工作,关心我们的生活,关心我们的家庭,我们给父母的回答都是工作很好,生活很开心,诸如此吧。不知谁说过,能说出的痛苦,不叫痛苦,真正的痛苦是说不出的。亦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学会了做沉默的人!

我们是想陪在父母身边,一辈子团团圆圆,可是故乡我们是回不去了。我们想把父母接在身边,可是父母有诸多的不习惯,不习惯城市里的鸽子楼,不习惯城里的“抬眼不识对门人”,他们习惯了家乡的小院,家乡的蓝天。何时才能同父母家人一起,尽享几代同堂的天伦之乐呢?

这不仅是我的希望,或许更是我的企盼吧。谈到此,我也“忽然害怕起来了”。有时拉开衣橱,不经意间,我会想,如果离开这里到下一站,我会带上这件披风,还是那件外套?

“电子围绕原子核不断运动。升的越高,离原子核越远”。我离故乡终还是越来越远了!

后记:写这篇文章,腹稿打了许久,但一直没有真正出稿,女儿要写我读后感,思绪万千,真正抬笔,却不知从何写起,时断时续又意犹未尽,匆忙之余写下这篇不是读后感的读后感。

            二零一七年岁首于姑苏城

相关文章

  • 再读鲁迅之《故乡》

    题记:周末收拾屋子,拾起女儿的语文书,想着对比一下同自己当初学的语文变化多少,但是我却被鲁迅的《故乡》吸引了,但不...

  • 2019-03-06

    再读鲁迅之 题记:周末收拾屋子,拾起女儿的语文书,想着对比一下同自己当初学的语文变化多少,但是我却被鲁迅的《故乡》...

  • 故乡

    曾读过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年少不知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小时候 故乡 于我而言 是下雨天满地的泥泞 不停的...

  • 再读鲁迅先生的《故乡》漫谈

    玩快手,刷抖音,看视频,3倍速看爽剧。先是快感。再放纵。最后迷茫悲凉 不经意搜了世界十大文豪。鲁迅名字再现脑海 静...

  • 再读鲁迅先生的《故乡》有感

    上学学课文鲁迅先生写的《故乡》,看不懂,只记得描写小时候的闰土夜晚抓猹的部分非常好玩! 现在再读这一篇,才理解成年...

  • 时隔多年,再读鲁迅《故乡》

    看过多少写故乡的文章,依然以为鲁迅先生的《故乡》最好最经典。 今天开始读《鲁迅全集》。鲁迅先生的文章读...

  • 归来已非故乡 ——再读鲁迅先生《故乡》有感

    上中学的时候在课本上学到过鲁迅先生的《故乡》,那时候跟着老师的讲解,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品读这篇文章,逐一分...

  • 二十多年后我发现我就是闰土

    再读《故乡》 最近也不知道在哪篇文章中还是在什么地方看到,提到了了鲁迅的一篇文章《故乡》,提起了《故乡》里面的闰土...

  • 鲁迅的留恋、无奈和希望||重读《故乡》有感

    初读《故乡》,是在我高中的时候,那时候纯粹为了考试得分而读。 再读《故乡》,是在最近拜读了鲁迅先生的诸多著作之后,...

  • 读鲁迅先生《祝福》有感

    此文选自第二部小说集《彷徨》 一、再读鲁迅先生之文 若熟读鲁迅先生著作者,许有这般感触,鲁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鲁迅之《故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usx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