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年前刚当老师的时候,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我就想,这孩子们来了学校肯定是欢欢喜喜地来,进到教室就喊:“老师好!”然后跟老师balabala说自己的假期生活。就像是久别重逢的好友一样。
然而,现实给了我重重一击。
孩子们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没有精神,无精打采,脸上写满了疲惫。那是五年级的孩子。
再后来,我就不再有这样虚幻的想法了。
如出一辙,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孩子们都是在这样精神涣散的状态中度过。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因为有开学典礼,学校要求老师们都着正装,所以,看到老师们都是精神焕发,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什么朝气。
所以,我们的学校之于学生,究竟还是没有吸引力。
这也不是一个学校的情况,应该是绝大多数学校的情况。
我儿子对开学是不抵触也不期待,就是平常心,如果说他有什么期待,那就是新学期可以去食堂吃饭了,而不用再在班里吃了。这意味着他们长大了,可以走出教室,自己去食堂吃饭了。他期待见到同学,但却并不期待见到老师。他的班主任还是非常温柔的一位年轻老师,他很喜欢的,可即便是这样,他也不期待见到老师。
也许,什么时候孩子们开始期待回到学校,见到老师,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再说回孩子们的精气神,我真的特别特别期待看到孩子们就像军人一样,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声如洪钟。可真的没有……
今天开学典礼上有一个齐声诵读少年中国说的环节,除了台上的领诵,台下将近一千名同学,没有气势……
而且仿佛越是这样的公开场合,大家就越不会大声,初中生应该是青春期比较腼腆,那小学生呢?又是什么原因呢?
也许是孩子们不懂得这篇文章的真正内涵,不了解它的创作背景,不能感同深受,所以,只是背诵,而不是深刻理解内化后的真实表达,真情流露,所以,这里面少了“真实”。
今天的军训汇报展示,孩子们倒是有精气神儿,教官声音浑厚,节奏把握的刚刚好,孩子们的动作也跟着非常有力,让观众也为之振奋。
但我们却看不到孩子脸上的坚毅,更像是一种不得不表演给你们看的无奈,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少了一种大方与自信。
为什么孩子们会有这样的表现,也许是因为他们只是在“表演”,而不是在“展示”。
他们是被安排的,而不是自发的;
他们是表演者,而不是参与者;
来宾是客人,而他们就是被“家长”叫出来给客人表演节目的孩子。
如果我们是那个“孩子”,又怎会愿意“取悦”他们呢。
孩子们没有精气神儿,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能让他们眼前一亮的东西,能激发他们兴趣的东西。
那么,开学典礼的主角到底应该是谁?
一千多名学生,一百多名位老师,十位领导。
谁是主体?
从人数上说,主体当然是学生,但从世俗来说,主体却是领导。
所以,这是一场为领导表演的“开学典礼”,领导似乎也并不一定喜欢看,但学生肯定是不想演,老师呢,为了让领导看到完美的节目,不给自己丢脸,还要各种约束学生。
学生不仅是课堂的主体,更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主体。我们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学生,这才是我们的终级目标。
如果我们的开学典礼给了孩子一个大大的惊喜,那孩子们是否就会在开学第一天有可爱的笑脸了呢?
你们的开学典礼是什么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