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读过74本书,其中因为有一半是散文集和小说,有点娱乐性质,而此类书,一般情况是不会再刷的。而我的2016读到的这本书,我将刷两遍的计划分别安排在了2017上半年和下半年的计划中。
不卖关子,这本书是《项目计划、进度与控制》,作者是(美)詹姆斯、刘易斯。
![](https://img.haomeiwen.com/i1822170/641eed4cec2bd41b.png)
1、电子版 or 纸质版
我自己其实是习惯用kindle看书的,随便搜了一下没有合适的,网上也没有电子版的,才在某宝买了第五版的纸质书。说实话,当初买纸质书时还是犹豫了一下的,这个名字太虎了,太像课本、不太像是可以认认真真读进去的书。但现在看来,我是推荐买纸质书的。
理由1:页数400+,书的内容还是很殷实的,而且偏工科,并不能像小说一样一口气读完,从而了解个大概的。太多时候需要回头看看之前讲的,这时候,纸质书易翻页查找的优势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理由2:这本书更像是工具书,是一套方法论。很多时候,会针对一个自己不太懂的会简单点回头翻翻,这时候,纸质书目录系统就显得很有用了。
2、讲的什么
这本书其实看到书名就大概知道了这本书的百分之90在讲的东西。主要讲的是身为一个项目经理,如何着手完成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各个过程模块的方法。总的来说是一本项目经理的严谨的启蒙书。很全面系统的讲解了如何处理一个项目的及如何成为一个项目经理。由于全面、系统、浅显易懂这几个标签同时贴在这本书上,就注定了,读者群是非这个行业的人或者想从事这个专业的启蒙的。
3、为什么是我2016年最重要的书
我想了很久我要不要这么标题党,硬要说这是我2016最重要的书,因为,人的成长不会是因为读了本书,看了些文字就成长的,就像是想变得睿智博学,看三五十本书其实是看不出效果的,但你看了3000本书后,就不一样了。
那我为什么还要写下这个标题,说这是我2016年最重要的书呢?我觉得是这样的,人邂逅一本书,其实是需要机缘的,就像我十几岁读金庸,现在却更喜欢古龙一样,读者的心境、阅历、和遇到的实际问题其实都能左右对一本书的评价的。机缘,让我在2016遇到了这样一本书,读后有了一些重要的感悟,就像这本书的第一章就解答的困惑,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事情太小,小到用不到这些和我们习惯相左的东西。
原则:思考过程不同于制作书面文件——第一章第41页。
对,就是这句话,我第一次粗读本书后,我泡了一杯茶发呆,像高中时套用公式一样,慢慢回忆,往事如水,一件件流淌,从泡的这杯茶的过程起,再到泡妞学习,再到我不算精彩却还算精致的人生。其实不过是一个个用时长短不同的事件的叠加,开始到结束,我发现了很多很多遗憾,以前不注意的细节开始清晰且有质感。
我心中的江湖是那种不因酒醉鞭名马,唯恐情深累美人的快意恩仇。之前很少计算得失荣辱,遍体鳞伤灰头土脸后,我遇到了这本书,这本书并没有改变我心中的江湖,但你会重新审视这片江湖中的自己。其实这本书是一个朋友推荐的,他说散漫如我的人,需要一本教我做事的书,我本来是不屑这种说教的,但又禁不起对被他鼓吹后的这本书的诱惑的好奇心,才翻开了第一页,可以说这是一段美妙的冒险,读书的快乐有时候就是这样,你最初的目的并不会开花结果,而书中的思想会被嫁接到你的世界中,开出独特的花,而能闻到花香的始终只有自己。
4、要不要推荐给大家
其实这样的书很多,很多人都说一本书影响了自己,我其实是不信的,我不相信世间有这样一本书有如此的能量,因为,我们的大脑其实只会认同我们认同的东西,所以书不过是个引子,有的人读过只会会被影响,有些人则不会。现在大家时间都这么珍贵,我到底要不要推荐大家花那么多时间去看这样一本大部头且不是那么有意思的书呢?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好书就该被推荐,但我并不保证你会对这样一本有点刻板的书感兴趣,但如果你不抗拒,你不用精读,不时的随手翻翻,都会教会你许多。其次照我的经验看,这是一本不用按顺序读的书,你可以节选其中的任意一段读读,像刷微博一样,可以当睡前书或者如厕书。于是我小心翼翼的推荐给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