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来都是个追求稳定、逃避冒险的人。我从来都不买股票或基金,生活和工作也不会贸然离开舒适区,总是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会尝试新鲜事物。
所谓“冒险”“求稳”二选一,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求稳”也可能带来消极后果。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怎样把冒险变成有利于自己的机会,怎样才能避免损失。
我有几个方案可选?每一种方案,能获得多大回报,又会有什么风险?
如何巧用冒险,做出更明智的人生抉择?
第一,对自己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我们要考虑的,除了“面对眼前的风险,哪种选择收益最大”,还有,自己在感受到压力时,是更习惯“踩刹车”,还是“踩油门”?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犯错误?因为,一个人的冒险风格,往往是一系列经验的累积。强迫自己尝试一种全新的风格,哪怕看上去短期收益更大,操作起来可能也会水土不服。只有找到自己能驾驭的冒险风格,并在察觉到情况不对时,及时调整,才能避免犯下孤注一掷的错误。
第二,哪些因素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自己的判断。1,社交圈干扰。当我们面对婚姻、投资、换工作这样的大事时,常常会征询熟人的意见。如果熟人的选择明显趋同,我们自己也会乐于“随大流”。虽然“随大流”,未必是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2,情绪。在评估不同选择的收益时,情绪价值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情绪不光能取悦人,它还会裹挟甚至蒙蔽人。比如,冲动性消费。人在往电商购物车里扔东西的时候,内心的愉悦感是真的。但它也会让你忘记,“买买买”之后,信用卡是要还的。在这个场景里,过于亢奋的情绪,阻碍了我们做出理性分析的能力。
第三,成功的冒险者,往往也是优秀的规划者。成功的冒险者会思虑周全,准备完善。他们之所以不断冒险,是为了实现长远的目标。不成功的冒险者,只会关注眼前的结果。规划冒险,具体该怎么做呢?1,做好心理准备和预期管理。成功的外科医生,往往对自己的能力深信不疑,但他们会用一种健康的恐惧,去平衡这种自信。不管一个医生的经验有多丰富,他都需要在心理上保持警惕,时刻提醒自己:手术是有风险的,一定会发生一些预料之外,甚至是灾难性的事件。合理设定自己的预期,能让人在面对危机的时候,保持情绪上的稳定,更理性地处理问题。
2,充分的训练和准备。外科手术的准备工作,就像舞蹈演员排练一样,需要事无巨细。巴斯金自己的习惯,是在头脑里反复推演手术的完整步骤,考虑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巴斯金不会只想一步,他会把三步、五步以后的事情,都提前盘算清楚。
3,把大目标分解成一连串小目标。就像俗话说的,“饭要一口一口吃”。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审时度势,掌控全局。巴斯金讲,对神经外科大夫来说,明白什么时候应当停止手术,可能比把手术按部就班地做完更重要。有时,一个脑瘤切除了2/3,病人大脑受到的压迫就小了,肿胀也消除了。这个时候,如果病人的体能或者身体状况不好,那医生就应该及时评估状况,决定是不是停止手术。要是他没有提前规划好这个2/3的小目标,就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做,结果反而可能给病人造成危险。
冒险的意义在于挑战自我,积累智慧。它最终指向的是我们的生命体验,是通过不断探索,让有限的生命尽可能变得丰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