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彩虹几度》一书,表达了作者一贯的虚无、洁净、悲哀、颓废、毁灭之美。文字中即流露出个体的孤独感,也揭示了特殊历史背景下日本人民的普遍生活状态。
本书主人翁建筑师水原先生有三件小棉袄,同父异母的3个女孩性格秉义。
大女儿百子是水原婚前私生女,她的生活笼罩在母亲自杀、未婚夫战亡的阴影下,心灵创伤后开始滥交。她的行为成为父亲和妹妹的心病。
三女儿若子是艺妓所生,性格敏感温柔的她由妈妈独自抚养长大。渴望父爱而不得是她心中的一块挥之不去的伤疤。
二女儿麻子是水原和妻子所生,享受着父母双全幸福生活的她却也不快乐。她渴望姐妹相认,坦诚相待。
书中一共出现三次彩虹。
开篇,是以麻子为了了却母亲遗愿,瞒着父亲和姐姐,独自去京都寻找素未谋面的妹妹,未果。百无聊赖的返程火车上,偶遇冬日绚烂的彩虹,和一个独自带孩子的男子相识。谁知再遇,这对父女居然成了和若子偶遇的引子。
彩虹虽然转瞬即逝,却给人带来幸福喜悦和来年的好运不是吗?
第二次彩虹出现在麻子的病房里,这是母亲生前最珍爱的一副米勒的画作《春》。
画布上冬去春来,乌云密布的天空挂着一条彩虹。
这幅画是爸爸从国外带回家的礼物,也是他接大女儿百子回家的一个契机。
但当满心欢喜的百子来到爸爸家,看到麻子妈妈怀里3岁的麻子,心里的彩虹消失,随之而来的是隐藏的敌意和嫉妒。
百子在麻子7岁时说她们不是一个妈妈所生。从此,无忧无虑的麻子变成了过于善良,惯于体谅别人的天性。
百子为此忏悔,并回忆了未婚夫去世后,万念俱灰的她准备服毒自杀,毒药被妈妈换成白砂糖的往事。
百子遗传了亲生妈妈爱而不得宁愿粉身碎骨的性格,而麻子继承了妈妈的善良体贴。
第三次彩虹出现在麻子写给百子的信中。冰雹过后,麻子朝着面前宽大的彩虹中心走去。妹妹信里的彩虹此刻也悬挂在百子心中。
此前,百子打掉了少年竹宫的孩子,而竹宫一句话没留就自杀身亡。
妈妈,未婚夫启太,竹宫,流掉的孩子,四个无声无息消失的生命,让百子的心灵创伤加深,精神支柱彻底垮塌。
启太的父亲帮百子摆脱了折磨自己的沉重心理包袱,他说:死者应该承受生存者所有的苦难,而生存者应该以礼相待。
逐渐的,百子开始看到自己的变化,可以回头正视以往的经历,并迫不及待地想见到原来不愿相认的妹妹。
这本书,不只表现了人性美,还表现了美的挣扎、美的纠斗、美的磨难、美的历险,最终历经劫难,才是人性美的回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