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0本之第33本,《夜半笛声》
对蔡骏的印象,最开始起源于高中时候。
那时候手机上能够搜索电台,常常在下了晚自习后的晚上,边写作业,边插着耳机听电台。
那个时间点都属于晚间节目了,电台播放的是蔡骏的《猫眼》。那大概就是现在有声书的前身了,主播很专业,配合音乐,把整个故事的悬念感和惊悚度拉满。
我没有完整听完整个故事,但是对蔡骏的好感度留下了。
再之后就是大学时候,在我们区的图书馆里竟然看到有一本蔡骏的书,《地狱变》。
我很少接触悬疑类的图书,这本书也给我留下了惊艳的感觉。
借着这两次的好感,时隔多年再度在图书馆里借了他的《夜半笛声》。可能年纪太大,可能风格不容,这次却找不到当年那种惊艳之感。
书中穿插了一部分男凝视角下的女性的肢体描述,不露骨,但是阅读体验让人不快。我就想看个吓人的故事,你非得给我讲哪个女人的脖颈有多纤细,又哪个女人的皮肤有多滑腻干嘛?
也可能年代久远的缘故,《夜半笛声》写成并出版于2003年,所以在思想上与现代有惊人的脱节。
【她不敢想象这是真的,只觉得自己原本纯洁的身体,已经被来自地狱的撒旦玷污了,七年的艰难坚持,最后换来的却是深深的羞耻。】
现在看来这样的描述有些无语,有些好笑。七年没有啪生活竟然是艰难的坚持,和他人发生关系竟然自身就被玷污。
最让我意外的是,原文中女主是一个六岁男孩的单亲妈妈。这样一个单亲妈妈,竟然可以轻轻松松、平平常常地把孩子独留家中,自己出门。
同样也是这样一个单亲妈妈,无父母、无亲友、无固定工作、无家族遗产,只能租住五百块钱的出租屋,却能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将孩子开颅手术的费用随随便便地凭一己之力就搞定。
果然还是主角的小说世界好活。
有什么道理是你长大了之后才发现的?
那就是钱难挣屎难吃,平平凡凡的打工人变不出小说里的巨款,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可能工作与生活都难以兼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