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此的沉迷于绿色,沉迷于树木,沉迷于自然,以及沉迷于自然界中可爱的动物们。但是尤为喜欢深深扎根的树木,它没有那么多故事,只冷眼旁观的人来人往是它的电视剧,只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是它的悲欢喜乐。
忘了在哪里看的心理学分析,说爱吃肉的人掌控欲较强,不管是不是悖论,我总归是觉得有一定的道理的,也许是我在胡诌,谁知道呢?
有动物:素食性动物、肉食动物、杂食性动物
植物大部分是食草性动物的食物,当然还有像大熊猫和所谓高级动物的我们这样的杂食性动物。
食物链揭示生物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指出物质和能量从一种生物转化到另一种生物时,后者(高营养级)的生物量约为前者(低位营养级)生物量的十分之一。组成食物链的各级生物,按照一定量的关系,由大到小列成金字塔——埃尔顿
在生物课本上的分类中,我们人类是杂食性动物,基本上大多数的肉食性动物是国家保护动物,那么这可以用生物的食物链来解释吧。那食物链的顶端称之为高级动物,我们是杂食性动物,自诩为高级动物,我不喜欢,但是随着食物链阶梯的上升,高级动物的数量在逐渐减少。这是一种平衡,(人类除外,其实这里还可以去分析一下人类作为茹毛饮血,身体赤裸裸没有太多自保之力却慢慢生存到现在的原因,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等各方面的进步问题,这是题外话)大自然是神秘美丽而智慧的,在她的分配之下,生态平衡的循环或运转,我更愿意称它为prince charming.
言归正传,好吧,食物链底端大概就是草履虫这样的单细胞生物,没有反射弧的那种。
所以在这样的食物链中,食物是植物、食物是低层次的动物。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海泥。在其他动物弱肉强食的时候,植物却在悄悄打野,安静生长,结果也是避免不了成为食物的命运,可是它们的生命力依旧顽强。
阳光、雨露、泥土,这些是植物的智慧,因为它们的食物来源于地球的一手生产线,现在想想,道法自然是相当具有哲学了。合理配比的各种营养的食物,一种生物可以吃,也可以被吃。其中存活的比较好植物之一是我的大树先生,大树先生不愿意理会那么多弯弯绕绕唧唧歪歪,它选择了拼命地扎根,拼命的汲取水分,在春季、在夏季、在秋季、在冬季。
它默默无闻咬紧了牙,暗中卯足了劲儿,一往无前的进入那无边无际的黑暗泥土,盘根错节中,去打好一生的地基,所以在狂风暴雨中岿然不动;另一面又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节气肆意舒展着自己的枝干,是春季的繁花满枝,是夏季的凉意茵茵,是秋季的累累硕果,是冬季的执着坚守。
四季中都是勇敢无畏的样子,是灰白色的根部;是用棕灰色的树干;是带有个人建筑美学伸展的枝杈;虽然没有语言,但它也是有个好邻居的。那就是叽叽喳喳,在它臂膀上安家的雀儿,在它的果儿成熟的时候,小家伙们也饱了口福,这是属于大树先生的漫长岁月。
会到什么时候呢?它的生之始不过小小幼苗,而它的尽头却是河水干涸的时候,还是太阳不再升起的时候呢?它不怕,只是一如既往。
树木在冬季沉睡,无谓严寒,在沉睡后是又一年的新生。我爱它,我如此为它着魔,但它从未理会过我,陪伴着这熙熙攘攘的人世间。我在冬季最寒冷的时候出生,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我想如果是春季出生,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性格吧。
有望得到的要努力,无望得到的不介意,这样无论输赢都会好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