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我们的关注点在哪?
对于很多人来说,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忆。因为根据考试试题,历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是孤立的,历史中重要的人、物、地点、事件的影响被作为重点突出。很容易就会对人们产生误导,让人以为历史是线性的、单维度的,甚至于以为很多变革与发展是在某一特殊事件下促成的。比如我们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关注点在于朝廷腐败、技术落后、奸臣当道。每一个朝代的覆灭的刻板印象则是末代皇帝昏庸、任用奸妄、民不聊生、人民起义。而每一个王朝的兴盛则是皇帝政治开明、文公武治、任用贤良。其实社会的发展不是孤立、如果你总是从屋子里看一座房子,你永远看不到他的全貌。了解一段历史,不可避免的需要了解当时的政治制度、社会习俗与宗族、经济发展情况等,你才能更充分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某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历史的局限性是因为我们以当前的眼光来评判,而历史的超前性则需要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理解当时历史事件与人物。
《天朝的崩溃》里对第一次鸦片战争做了分析,在很长的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历史的演变是相对较慢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样貌的变化也较慢,这样就有助于我们可以以 一个连续性的角度来分析一些历史事件的成因。1、技术落后,书里提到明朝后期中国便开始引入火器并仿制,从当时来看技术并不落后于西方。清朝康熙年间与沙俄的雅克萨之战(最终签订尼布楚条约),清军就已经使用当时先进的红衣大炮。但中国对于武器的态度是封锁,从秦朝开始收天下兵、到后续一直延续的盐铁管制制度,政府对于武器的态度向来是被动式的,帝国的首要目的是安稳。所以清朝在各地叛乱平息后,技术的首要事情是封闭而非发展,而且政府也无意积累武器优势进行扩张。所以至1840年武器技术不仅没有发展,还因为长期没有进行装备训练导致战斗力甚至于连康熙年间都不如。2、帝国制度本身僵化,中国长期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用一个中央政府来直接统治如此大范围的疆域,仅上下的信息传递就存在太大问题。尤其当近代战争进入热兵器时代,战事瞬息万变,中央与地方的信息传递是严重滞后的。1840年,七月初英军北上,而皇帝还收到的是六月林则徐发的奏报,说这儿万无一失,从战争统筹上就存在问题。另外皇帝和朝臣之间本身就无法做到上下一体。作为主事官员,当自己下辖事务出现问题出于趋利避害的考虑,第一反应是欺瞒皇上,避免追责。第三位到达战场的奕山,一方面对英军谈和说愿意赔偿600万两白银,一方面对道光皇帝说,英国人已经恭顺天朝,干脆赏他们600万好了。3、国际关系,皇权时代长期都是帝国中心论的思想,天朝物产丰富、国力丰盛,在平定周边的不稳定因素后,既无对外贸易通商的打算,也无对外扩张的想法。外交关系上是天朝与附属国的关系,认为平等通商并无必要,你承认我天朝地位,我则赏赐物品给归附的国家。从当时的全球来看,从15世纪开始西欧国家(先是荷兰、西班牙)的皇室开始资助私人开发新的海外航线,先后开通了经过非洲南部的欧亚航线和欧美等航线。英国于1600年就成立了海外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1760年开始的工业革命,让英国实力开始反超各国,到19世纪一跃成为第一大帝国。因此当时的情况是,新兴帝国想要与古老帝国进行通商贸易,以取得更多的海外收入。当封闭的清朝尚沉浸在几千年来固化的帝国观念中,并未发现外部局势的变化,也无意与英国扩大贸易规模。于是英军变派遣军队,说是侵略战争其实并不准确,因为英国并未想过占领中国。最终清朝败下阵来,而当时战争败的一方割地赔款是国际常态,另外英国想要的是清朝开放贸易口岸,而后来的关贸协定则是清政府因为怕英国出尔反尔加上的补充要求。
脸谱——如何评价历史中人物的善与恶?
评价一个人基本无法简单的是非对错、善恶来评价,如果我们无法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喜欢简单脸谱化一个人,那么必然导致偏见和一叶障目。好的传记书人物必然是丰富的,必然不会像圣人那样,是理想中道德的典范,如果我们不能承认人身上的弱点,那么我们也必然无法正视和认清自身。《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利用他的政治生平、财务收支状况和宗教迷信等多方面讲述了一个真实复杂的形象,而非单纯的以简单的事件或流传著作、言语等做一维的评价。那么撇开人物传记来说,单纯的史书,在描写历史中的人物时其实并不一定需要太关注个人的贡献。因为这些历史事件的成因可能是多样化的,而且时间愈长、史料愈缺乏,突出强调个人和事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则愈有局限性、甚至于导致错误。作为门外汉,首先应屏除皇权正统思想下,非我族皆贼的思想。就像三国时的曹魏,认为是篡权夺位的奸臣。再者我们思考的是社会政治发展上取得的成就与局限,分析当时社会、经济等更广纬度下的国家治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状况。
当然不可避免的,很多历史事件是一些人的参与和积极推动下取得了进展,这时我们就要想,这些事件(制度的建设、法律的发展、技术的发展等)对于当时社会带来怎样的冲击,是改变的社会的制度?劳动关系?生产关系?从封建制步入到工业时代,从工业时代到科技时代,这些方面对于我们来说才开始剧烈变更。人类从时间轴上,显然没有一个时代能比近现代对于传统生活方式的颠覆更大。因此如果你不是在读一本传记书、请不必太过于计较所谓好人与坏人;如果你在读一本传记书,或许你要时刻保持清醒,并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
全球视野下的人类历史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利用一个超宏观的角度直接讲述了人类从大自然普通的一员,历经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等阶段成为主宰地球其他生物命运的“上帝”。在作者看来正是闲聊(gossip)使得小群居社会网络产生了组织里的想象共同体,社群组织得以扩大,并从更大范围上进行协作。这一点使得智人从其它人种中脱颖而出,如果你要说人于黑猩猩族群的差异性,从基因上显然站不住脚,从使用工具上,似乎早期来看优势并不明显。许多生物协作是刻在基因里的,以身俱来。但智人不是,在认知革命之后,人类掌握了更先进的技术(用火、工具制造)和生存知识,并且慢慢发展了 在族群扩张时的组织族群的有效方式(如社群组织、信仰、宗教、商业协作等),智人得以开始站上食物链的顶端。
从狩猎时代到农业时代,人们变得更自由、更富足了吗?作者的观点确实很有启发性。我们一直认为生产力在进步、物资丰富之后带来的必然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显然这或许是我们想当然的一个误解。不管是奴隶制、封建制还是帝国制,农耕经济相对于野外狩猎、游牧等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固定居所似乎降低了野兽或者一般天气灾害等影响,但人们在面对繁重的徭役或者天灾时却往往更加困苦。而当土地作为固定财产,人们也被锁死在一个地方,甚至于为了满足一家人生存终日劳作。而土地兼并导致的农民冲突,也一再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索。生活方式一旦往前,当社会没有长足发展时变便代代继承。于是史上最大的骗局变发生了,人们想象着越努力便可以让下一代改变生活情况。但这样的想象毕竟容易戳破,一旦灾年到来、或者遇上盗贼和敌人,或者说官府的横征暴敛。人口一旦扩大、当生产力或生产资料无法较快增长,则不可避免的农耕经济还是要陷入困苦之中。
历史从无正义这个章节则分析了全球范围下,人类社会的等级分层。《汉谟拉比法典》直接规定的社会阶层分级;印度教则推行种姓制度,至今都对印度社会具有重大印象。中国古代思想上虽然很早就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但后代王朝实行中皇权总是站在最中心,所有的都是为了皇权统治服务,官僚或者世族特权横行,百姓能做的只是感谢皇恩浩荡。即使是通过《独立宣言》的美国,很长时间内种族歧视和奴隶制问题依然严重。当今社会来看,虽然来源于血统上的贵族划分意识在减弱,但更多的变成来源于经济上的社会的阶层划分。而且经济愈是迅速发展、阶层分化的趋势变更加严重。一个人的出生往往决定了你以后的阶层,甚至于很难跨越。一个是很多技能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个人竞争优势许多时候往往需要很多资源的投入;还有即便不同阶层的人发展出了一样的能力,你所能获得的平台和资源也不一样;家庭人脉及影响力方面的优势可以严重影响下一代所或得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竞争优势)。很多时候,成功除了需要运气和努力、还有你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当然很多情况下,许多社会还没到还没到追求这种程度上的正义的时候,因为其他方面的权益还没的得到保障的时候,当人种歧视或者人身、财产权益容易受到侵犯,我们谈何更大程度和范围上正义。
步入科技革命时代,人类拥有更大改造世界,甚至于毁灭世界的能力。人类的扩张在资本主义这场革命下,深入世界各地,各种物质需求被开发满足。人类人口已经超70亿,家养的牲畜也规模增长,而相对的野生生物的数量却急剧减少,野生黑猩猩的数量已不足20万。人类对于生态破坏的影响愈发突出。物质和消费需求愈发高涨,但客观上的满足容易被重视,而主观的需求经常被忽视。只是这样人类就更幸福了吗?撇开个体的不幸来说,从更广角度来说,处在愈来愈来规模化的城市之中,人们面对着更广机会,却也面对更大挑战。因为物质的欲望一但提上来就很难降低,而从一个方面来说,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竞争也愈发激烈,你可能需要面对来自于数百人甚至于数万人的竞争,一旦落后,就很难再赶上。于是我们就活在这样的焦虑之中。
另外作者还提到,面对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我们还会遇到更多困境。自由主义的故事,西方社会经历数世纪后发展出的较为有效和实用的道路,但资本主义无限增长毕竟是神话,技术变更正在改变行业格局,甚至于重塑许多行业。在这样的变迁中可能对许多人的工作产生影响。人类站上食物链的顶端又该走向何方,值得深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