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到同龄女生,柔软曼妙,灰缎舞者,背飞出窗,浮于空中,轻盈舞动,燕子般落在晾衣杆一端。一转眼不见,竟已落地。身上盖着青草皮在与人交谈,站起来与那人进楼。
接到电话,有人哈韩……
珍惜老队友,感情浓厚地回想并说出“一起摸爬滚打……”
(醒了又睡)
学生各自管理约4个地下细菌库,有女生,有男生。我对女生说:“一些管理细节我还在学习,我也在跟着老师管理我的细菌库。比如资金这个环节,我没从老师得到一分钱。你可以得到一点钱,比如我给你……(蔑视对方为付不起费或不愿承担责任的儿童)”女生习惯性茫然摇头,嘴里说“不不不”,显然未经思考。
【醒悟】
1.无意识赞美我无龄感,勃勃生机,生命潜能。生命意象:燕子,舞者,青草地和家。
2.感觉流畅深厚,得到肯定。
3.在处理EO,面质我“取悦他人”。“地下细菌库”即脚本。学生即来访者。付费环节有两种取悦行为,一是咨询师为来访者付费(免费咨询或过度减少咨询费,用于取悦),二是未经思考就习惯性对利益摇头说不(我不值得你对我这么好)。同时,咨询师扮演父母,令来访者陷入茫然无措的儿童。
信任对方会为自己付费是尊重,不经询问就认为对方想要减免是蔑视。
![](https://img.haomeiwen.com/i6841524/d3b16e4313396f01.jpg)
【附】
“慎独”“自反”与“慎独”
——儒家修身学中的自我反省向度
陈立胜
[摘要] 儒家慎独、省思的修身工夫之中,存在着“鬼神的目光”“他人的目光”与“良知的目光”三种目光。“鬼神的目光”是无人之际、独处之时一种超越的监视目光,“我”是这个目光聚焦下的“行动者”,它营造出的是“我必须……”这一当下的行为期待,伴随这种期待而来的是“我”当下小心翼翼的举止;“他人的目光”是一种“我”与他人共处之时令“我”不安的目光,“我”顺着这个目光返观内视,而成为“我”之遭际的“负责者”,它营造出的是“我本应该……”这一对适才发生的行动之反省,伴随这种反省而来的是愧疚感;“良知的目光”是一种审判的目光,“我”是这一目光下的“有罪者”、“被审判者”,它营造出的是“我认罪……”这一对心灵生活负责的忏悔态度,伴随着这种忏悔而来的是精神生命的重生。三种目光之共同的旨趣是通过省思而培育一德性人格,一无计顺境与逆境、独处与共处始终如一、表里如一的独立人格。
(高桦:鬼神的目光,还包括温暖包容鼓励赞美的NP,就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