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兰年轻时候是村上的一朵鲜花,很多人都对她爱慕,最终她挑下了村里条件最好的,村长的大儿子,柱子。
柱子长的也不丑,两个人很登对,大家都很羡慕他们两个,用现在的话说。叫做郎才女貌。
他们结婚后,便受到村长父亲的帮扶,在村里做起了小生意,日子过的红火极了。
没过多久,小兰怀孕了,生下来一个大胖小子,柱子更是开心的不得了。
柱子的父亲觉得儿子多了,在村里才可以站的住脚,于是就让柱子和小兰再接再厉多生几个。
柱子听了父亲的话,就和小兰两个人每天腻歪一起。想着多生几个儿子。反正有父亲养。
说来也怪,接下来连续生了五个丫头。小兰因为孩子生的多了,身体也没那么好了,面容也格外显苍老。
但是柱子不服气呀,还想再生,他觉得一个儿子不够。
恰巧那时候赶上计划生育。柱子爹告诉儿子要生就快点,否则自己下了台,小兰结扎可就生不了了。
不巧的是小兰却又生下来了一个女孩。柱子很生气,一心想把她给别人。
小兰不忍心,就告诉柱子,做完月子接着生,下一个一定是儿子,这个闺女得留下。
皇天不负有心人,小兰果然又怀孕了,肚子格外大,不过怀孕过程就比较艰辛了。
刚好要生的那几天,医院有计生局的做检查。柱子就狠心没让小兰去医院。担心查出来,父亲兜不住,到时候孩子被人强做了,父亲官也没了。
之前医生就说过,小兰这胎胎位不正,要剖腹。但是现在也只有靠村里的接生婆了。
接生婆也是很有厉害的。所幸,两个孩子平安下来了。龙凤胎,一儿一女。男孩却由于出生的晚些,在肚子憋的久了,脸色有点乌青。
有好心人劝柱子,那个男孩怕是脑袋会有毛病,趁早处理了,之前村里好几个那样的孩子都有问题。
然而柱子舍不得啊。好不容易又有了儿子。就不忍心。
没过多久,不知道谁告了密,县里来人查,害的柱子爹丢了官,就因为柱子爹隐瞒了柱子生孩子的事。
果然,柱子的九小子有问题,只知道傻笑。柱子爹更是抑郁了,整天闷着头抽旱烟。
小兰,因为生这对龙凤胎,身体失了元气,又因为柱子爹丢了官,家里条件差了,两个娃喝不起奶粉,没日没夜伺候,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龙凤胎刚刚满岁,小兰便离开了。丢下九个娃。
柱子呢,只知道心疼两个男娃,家里条件本来就差。七个闺女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哪怕如此,还是拖拉着长大了。
话说大儿子长大了,该娶媳妇了,可是家里一贫如洗,柱子就动了把大闺女嫁出去,彩礼钱给儿子换老婆的主意。
最后柱子如愿以偿了,把大闺女嫁给了村里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彩礼钱出的老高,有了这个钱,大儿子也说到了媳妇。
村里人都劝柱子,娃,有手有脚的,好好努力娶得上老婆,不能把闺女毁了,可是柱子就是看不上闺女。他一心觉得把闺女养大了就是换钱的,也不顾闺女的内心想法。
没过几年,柱子便把几个出落的亭亭玉立的姑娘都给嫁了出去,不管姑娘怎样哭闹。其中有两个还偷偷跑掉了,柱子气的不得了,感觉到手的钱丢了。
最小的儿子越来越大,柱子一心想着给他找媳妇。可是小儿子只知道吃饭,睡觉,不会说,不会做。找个媳妇,也不能给自己生孙子。
柱子把希望寄托在大儿子身上,他告诉大儿子多生几个儿子。大儿子也争气,直接生了个三胞胎儿子。柱子乐的合不拢嘴,觉得自己走路都带风,到哪里都昂首挺胸,哪怕一贫如洗。
好过的日子没几年,柱子生了重病只能躺在床上,大儿子也由于儿子太多了,出去打工挣钱。儿媳妇虽然手上拿着柱子嫁女儿的钱,但是却不肯管柱子,觉得他这个年纪了。
小儿子也天天闹着要吃饭。大儿媳妇不管,柱子自己都饿着肚子,小儿子也只有到处抢吃的,要饭,挨了不少打,整天鼻青脸肿的。
最后七个女儿回来了,是大儿媳妇叫回来的,她觉得这么多女儿一个人照顾一个月,那都是应该的。毕竟柱子没有生养自己,自己还有三个儿子。
柱子也觉得应该让七个闺女照顾,毕竟儿子压力大,自己帮不上忙,只能减轻负担。还觉得小儿子七个闺女也该管。
大女儿想着应该照顾的,可是丈夫刚刚过世,自己家里还有三个孩子,有心无力。
二女儿不愿意照顾,因为父亲把自己嫁给了一个瘸子,害得自己地里屋里什么活都得做,还得照顾一个残疾人。
三女儿是偷偷跑了出去,但是因为没有学问,只能做保姆,到现在手上也没有钱,因为自己偷偷跑出去,村里人都不敢介绍对象,担心自己结婚后还会偷偷跑掉,不好好过日子。而且,在外面才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全部重男轻女的,她讨厌父亲。
四女儿,是几个女儿长的最漂亮的,却嫁了个最丑的,个子还矮。每每想到这一切,都怨恨父亲,嫁人到现在,都没有回来过。
五女儿,嫁的还可以,男方也挺好,可是公婆却很厉害,把她吃的死死的,每天都得干活,吃饭穿衣都得听人家的。她倒想照顾,但是却做不了主。
六女儿,她只听她二姐的,因为从小大姐得干活,二姐照顾自己,像妈妈一样,所以她也恨父亲,并且自己嫁的那家很穷。
七女儿,也是偷偷跑了出去,被一个饭店老板包养了,给父亲了许多钱财,但是父亲却还是没钱。还落得今天这副田地,更何况她和傻子弟弟是双胞胎,但是父亲宁愿让弟弟上学,也不愿让自己去。毕竟到自己上学那时候家里条件好多了,但是父亲有钱也不让她去,不然自己也不至于如此。她心里也气。
大儿媳妇一合计,各有各的难处,但好歹七个女儿回来了,就应该照顾。于是便回家做饭去了,想着吃完饭你们就该伺候了。
谁知,等她再次返回,竟没有一个人了,而柱子早已气绝。
从此,七个女儿再也没有回来过。小儿子也不见了。大儿子和大儿媳妇两个还是勤恳的养着三个儿子。却在村里再也直不起腰来。
村里人饭后茶余总是忍不住调侃,要儿子何用。只要娃孝顺,一个都中。儿子再多,养不了老,救不了命,生也无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