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了解别人的人是智慧的,能认识自己的人是清明的。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坚持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不离开适于自己生存的环境的人,就能长生久视;身死而精神长存不被人遗忘的人,才算真正长寿。
死而不亡者寿。
死,终止,肉体衰老生命终止。亡,消失,精神消失才是真正在世间没有痕迹,精神存在的时间可以很长很长,精神如何存在?只要有人记得,就一直存在,没有人记得,精神消失,真正的死亡。肉体死,百年,精神消失,可以跨越时空,老子已三千年,只要有人类在的地方,精神会一直在。永垂不朽。
《寻梦环游记》的西方精神和老子的东方哲学,在死亡上一致。人的两次死亡:肉体和灵魂。并不是灵肉分离,而是肉体死后,精神存在于活着的人的记忆里,只要还有人记得,精神就没有死亡,所谓精神永存,永垂不朽。
肉体的死亡不可避免,细胞每一秒都在死亡和新生,一个月全血就会更新一次,细胞每120-200天就会全部更新一遍,每隔6-7年,身体从头到脚都更新一遍,相当于换了个人。记忆没变,身体已是完全全新的身体。但肉体总有使用寿命,驻颜炼丹都只能延缓衰老不能终止衰老。肉体百年归零,能量还给自然。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被人记得就是活着,怎么让人记得?《寻梦环游记》的记得,是亲人记得。老子的记得,是3000年后,老子的思想被所有人记得。老子,死而不亡者寿。天长地久。
所以,如何让精神永存?他者贡献,对世人有益的思想,是人类的财富,对越多人有益,就被更多人记住,老子的思想会和人类的文明同在。什么思想会和人类文明同在?最基础最底层的思想,老子的道,牛顿的物理学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越底层的思想,越多人受益传播越广,越被深刻的记住。
文明最大的褒奖不是获得奖励,而是命名,创造一个新的,就拥有命名权。发现一颗星星可以命名,发明一个动作有程菲跳,发现一个元素,发明一种方法,发现一个哥德巴赫猜想……文明的可爱之处,是留了很多方法。
可是,稀特勒怎么办,我们依然深刻的记住了他,而且不可能会忘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轻和重哪个优,在天地之道这里,没有分别心才是道。
天地没有分别心,人可以有,天地只是观复,而人需要体验,于是层层递进:能识人的人有智慧,但能自知看的清楚自己的才清明。能战胜别人的有力量,但能战胜自己的才是强者。知足的人内心富足,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有远大的志向。不丢失自己的位置,在合适的位置上长久。死了却精神不朽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
有出世的智慧,依然在红尘中。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