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诗词中的模糊美

古诗词中的模糊美

作者: 李思服 | 来源:发表于2022-07-10 23:48 被阅读0次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山居不记年。

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

这首七律诗,题为《山居》,为灵澄禅师所作。网络上关于灵澄禅师的资料甚少,主要成就只有一句话:“一首禅诗存世”。

《项脊轩志》应该很熟悉吧,特别是最后一两句:

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从“我话山居不记年”,到“今已亭亭如盖矣”,读罢有种奇妙之感。同样有奇妙感的还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这段话前后,有一段既长且详的叙述,用以说明桃花源这个地方的奇特。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后面便是: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三处古诗词,一个是不记得自己修了多少年的佛法,于是说“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一个是不记得爱人死了多久,于是说“今已亭亭如盖矣。”,还有不知道桃花源多久,于是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在古人的描述中,原来时间可以不必精准,甚至是不重要。“精确的时间”不是这些诗词文章里要呈现的东西。非但如此,《桃花源记》里明明“处处志之”还“不复得路”,桃花源究竟在哪?现在是否还在呢?王维有《桃源行》,写道: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秦观也有《点绛唇·桃源》,写道: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每句仅比上一句多一个字,意境多出无数倍。此外,关于桃花源的诗还有很多,王安石:“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李白:“可怜渔父重来访,只见桃花不见人。”这些诗的妙处,唯有识汉字的人能通晓。汉语是分析语,意境变化丰富是分析语的特征,而拉丁语、德语、古英语属于屈折语,现代英语虽有分析语和屈折语的特征,但在翻译东方古诗词方面,意境的表达上有种“难于上青天”的无力感。

要想达成某一个目标,要靠模糊化过程,而不是清晰化过程,如果用时间多寡来安慰自己在这件事上坚持了多久,“处处志之”,不记初心只记数字,就好像只记得自己修行了多少年的佛法,却不记得自己为什么要修行佛法,只记下爱情的年份,却不记得爱的样子,只记下离开了世俗多久,却不记得为什么要来桃花源。这是不可取的。

古文里的浪漫,正是由于它记不住,凡是幸福的事,都是想不起来的,这不美,不浪漫吗?同样出自于作者笔下的地点,极美、极浪漫的桃花源,不是回荡着钟声的贡布雷,不是“在下雨”的马孔多。它是“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地方,不必“穿过长长的县界隧道”,不必到了兰德克瓦尔特再转小火车。它是我们文化里独有的浪漫仙境,同时和所有虚构的地点一样,它是模糊的。

如果人接着“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写下去,阡陌交通上借《核舟记》的沉稳,鸡犬相闻间凭《口技》的灵动,不至于《白鹿原》要在《百年孤独》之后才出。

相关文章

  • 古诗词中的模糊美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山居不记年。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 这首七律诗,题为《山居》,为灵澄禅师所作。网络上...

  • 古诗词中的模糊美2

    刚才我提到的这些诗,模糊化时间,模糊化地点,模糊化记忆。这种因模糊而带来的“似懂非懂”的感觉,一经翻译,就消失不见...

  • 古诗词中的模糊美4

    托尔斯泰要是懂汉语,看一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那《安娜·卡列尼娜》的扉页就不会用“伸冤在我,我必报...

  • 古诗词中的模糊美3

    依我看,我们的浪漫主义就来自于人物的模糊化。人物模糊到了极高的境界,便是一种记忆化。什么是记忆化呢?像梦,感觉发生...

  • 古诗词中的模糊美5

    除了“夜来”高手白居易,据有限资料显示,网上还有一二百位诗人写过有夜来二字的句子,却和美人薛灵芸毫无关系,可见诗人...

  • 古诗词摘抄(1)

    《古诗词摘抄》目录 《我的读书笔记》目录 古诗词语言凝练,很有韵味。 摘抄古诗词,感受古诗词之美,感受汉字之美。特...

  • 浅谈我对诗词的一点小认识

    古诗词一般给人的感觉就是美,各种各样的美。字美、词美、句美、意境美。 如果细看的话,很多古诗词一首...

  • 爱上语文

    听了百家讲坛中的“爱上语文”,受益匪浅。 1,语文学习体会文化美。语文最美不过古诗词,古诗词中的任何一个词语都蕴含...

  • 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长沟流月之美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

  • 古诗词中的想象美

    我很喜欢古诗词,每每吟诵起来,就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古代。 中午在背诵秋风清时,发现古诗词是很有空间留白的,宛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词中的模糊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eo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