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海平感悟】古琴艺术

【海平感悟】古琴艺术

作者: 海平大学堂 | 来源:发表于2018-09-16 01:23 被阅读17次

    古琴艺术是一种最能提升,道德思想精神境界的艺术形式,古琴艺术是在比较高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古琴艺术以精湛的艺术传统而独树一帜,彰显出中华大国学文化中的儒道精神思想,一入世一出世,成为历代中国人处世哲学的两大精神支柱。亦为中国人精神生命的文化命脉。而音乐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必然背负着时代的精神和气质,反映时代的生活和精神追求。

    其中,道教的思想精神,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倡导人效法天地自然。而古琴精神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道贵德,敬天地自然。古琴的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静。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意、志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

    古琴演奏是道教音乐的组成部分,同时古琴又是我国传统的古典乐器,在道教中认为古琴演奏可以静修养气。在明清两代,会见到有些高功道士坐在高山巅峰之处瞑目抚琴,与天地自然合一,听来是古琴演奏,实际是道家修炼养气。

    古琴艺术之所以传承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国音乐中最具中国艺术精神的音乐形式,最重要的是古琴音乐最能表现中国艺术声音层面的静境。清静、无为、漂逸、洒脱正是道家精神的集中表现。

    古琴的设计是按照天地、星辰、阴阳、五行、节气、年岁、吉尺等天道思想设计的,其琴身较长、琴弦长而震动慢、加上发音板厚导致音量微弱,故称雅乐。中国古琴古代多用丝线,丝弦的音色温柔微弱,适合弹奏舒缓雅淡的乐曲。古琴演奏中的震音和滑音使古琴的音色具有一种空灵、虚幻、恬静,飘逸、脱俗之美。

    古琴音乐是单旋律的,不像钢琴拥有丰富的和声,他强调音与音之间的横向联系,在听觉上是一种线性运动。古琴弹奏出的音乐往往旋律若断若续、若有若无、恬淡缥缈,正符合道家“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思想。

    而,弹琴之人做事、做人、修行合乎道,清心寡欲,精神内守,也就能微妙玄通,淡泊无为,琴与道合一了。

    琴道,就是主张用琴来调理人的性情,是通过和、静、清、远来提升人的内心思想、道德、精神境界,教人和谐、宽容、返朴归真。这个道理,大多数学琴的、弹琴的,抑或听琴的琴友们都是会认同的。琴人要心态平和,保持一颗无私无欲的心,情志和谐,喜怒有节。

    传统的教琴、学琴和抚琴、操琴、弾琴,本身就是在传承琴道,传承中华文化。同时也就是在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的修养和精神境界。所以,一个琴师在教学生弹琴要做到和、静、清、远。一个人的琴弹得平和了,说话做事就心平气和,真诚坦荡,也会让自己心境宁静祥和!

    抚琴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安祥宁静,进而调理人的性情和心境,使之心态平衡,气息中和,豁达包容,亲和天地,道法自然。从古至今,传统的弹琴、听琴,雅集,实质上是在作养生修炼。也许是不自觉的,但客观上已起到养生的效果。《黄帝内经》上说:“不治已病治未病。”古琴悦心,琴使人入静,有助于聚精、会神、正气,养心、此正是治未病的养生道器!

    自古以来,中国人尊琴为治世之圣器,修养之神物。这是由于唯独古琴才有天地远古,宇宙洪荒之声,正如白居易诗曰:“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也唯独琴才堪称为大雅元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平感悟】古琴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hx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