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运动变化的,每天都是有变化的,只不过我大多时候没在意,就误以为生活是一成不变的,殊不知变化无处不在。
新学期开始,按照惯例,一线老师要写小备课,等到领来新的备课纸之后,大家惊讶地发现,小备课用笺变了!原来的补救、补充分居一二两项,如今合并成了一项,原来位居第三项的“规划”现在成了第二项,并且书写空间比以前增大了。下面这张图就是这学期的备课纸。
这个学期领到的新的小备课用笺再看看上学期的备考纸,下图
很多老师在使用的过程中都在心里嘀咕补救和补充,这里区别不大啊,分成两项,实在写不了什么,所以大多老师都空在那儿,不写,也不敢问。第三项规划部分的空间又偏小,不够写。第四项反思,要求写本节课的教学遗憾,老师们也犯嘀咕,有的课没什么遗憾,只能硬写,挤一点废话写写,有的干脆不写,也空在那。或者让规划部分的内容挤占。总之,在使用过程中,老师们觉着别扭。
好在这学期备课纸变了,不得不说,这一变化更合理了,更符合教学实际,用起来也觉得顺手了,老师们也不再犯嘀咕了。
小备课,是杨校来到后实行的改革措施之一,以前老师们都是在笔记本上写教案,像其他学校老师一样,费时费力,效果有多少,不清楚,唯一知道的是,老教师根本不写,学校拿他们也没辙,年轻老师写的也多是为了应付检查。这教案一写一查,不查不写,折腾得检查者和被检查者都甚为疲累。
杨校推行的小备课的确简化了写教案的繁琐,又有助于理清上课思路,方便实用。
校长开学工作报告中说到八个“不动摇”,其中第八条就是我校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的发展战略不动摇。原以为这只是写在纸上的,不过是高大上的噱头,以前见惯了听惯了领导假大空的报告,没想到刚开学就看到了变化,小小的一张备课纸,却体现了校领导的用心,管理的精细化,这就是内涵式发展,科学发展。
没有经历学校教学改革的过程,可能感受不到这种变化,以及改革的理念。我们来看看最早的小备课便笺,见下图:
这最早的小备课纸与现在的相比,较粗放,所以在上面写什么的都有,五花八门,我记得一位老师半开玩笑地说,领回去给孩子打草稿。
管理不易,改革多艰,但是领导们还是坚持到了今天,一张小备课纸的今昔变化就说明了并不是所有改革都只是喊喊口号,它是可以落实在行动上,并且可以日臻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