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Linda的分享。
的确,在后网络时代的今天,朋友圈已经成了我们个人生活的微电影,网络上的沟通和交流也已经非常普遍。今天所学习的成交文案也是干货满满,主要是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反推如何来写出好的文案。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也给一种情感的表达,这其实要求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做一个“多心”的人。
第一,有一颗愿意的心。
我们往往以为是自己能力不足,但前置原因极有可能是“心不向往”。这些关于文案和网感的知识,关于朋友圈打造的技巧,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知道,PA和CC部门也有组织过相关的简单培训,但似乎出圈的不多,朋友圈的氛围也与理想中略有差距,这是什么原因呢?
不妨先问问自己,你内心有渴望成为一个网感很好的人吗?
或许有相当一部分人更希望按照自己原本的方式生活,有一种说法叫做“感觉朋友圈一条线”很酷。这种心态在生活中自然无可厚非,放在工作上却多少有些不太合适了。
position决定工作内容。作为PA和CC来讲,朋友圈的打造和维护,文案的撰写和故事发布,就像专柜每天的卫生打扫和de商品陈列一样,是非常基础的工作,而好的文案则相当于优秀的陈列,不仅给人感官上的美好,更要给我们的客户提供相应的价值输出。
有一颗想做好的心,这是第一步。如果自己主观意愿不能调整,学习再多的技巧和方法,也很难长期坚持去用。
第二,有一颗勇敢的心。
正如Linda所提到的,在龅牙兔上课的事情。我在写最后的总结的时候,其实是很想直接加一句类似“想学英语可以找我”的话,但为什么最后没有呢?扪心自问,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但却不知道缺了临门的一脚有多可惜。
我们习惯在朋友圈宣传EF,会发布相关的活动信息,但却往往羞于表达说:嘿,我很需要你的推荐哦!遇到家长的好评,我们也会不好意思去晒:那样是不是太高调?会不会有人觉得太假?
我们要有自己的人设,但却不能因为人设而给自己画地为牢。
我们给自己的定位如果是专业,但专业并不一定就是铁面无私,视金钱如粪土,足够的专业一定是可以变现的。专业变现,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所以放下矜持,积极主动永远是人生的第一要义。这也是我目前需要持续努力和突破的部分。
第三,有一颗勤勉的心。
文案到底怎么写?老师给提供了思路、步骤、甚至是范文,如何转变成自己的?
千条万条总结成一条:听别人的生活,写自己的故事,Practice makes perfect.
每个人对文字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或许是有差异的,但同样,别人的笔代替不了自己的思考。随手记录当下的心情和想法,是一种很好的习惯。一是可以帮我们及时复盘,不会转瞬即逝;二是在码字的过程中,一定比单纯想更能激发思考;而我们的写作能力也会在日积月累中逐渐进步,让我们的表达更清晰,也更具感染力。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