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我跟我的好友见面,我从来没想过我们又在北京,在顺义这个地方一个餐馆里吃饭,聊了两三个多小时,我们仿佛有很多的话要聊。
我们聊过往,聊未来,聊困惑,聊遇到了难题,当别人谈及她的经历的时候,我真的是觉得很神奇,又受鼓舞。
每当我这样的聊天过后,就感觉好像自己又回血了一样,我在想难道我真的只能靠别人才能给自己回血吗?能不能自身就成为那样的人呢?
感觉别人说的都好,别人说的都对。
那她又是如何一步步出国就业买房结婚生娃,然后又回到了国内,今后又去向哪里,这样的人生多么的丰富精彩呀。每个人都有遇到过很多困难,遇到过难以让人接受的事实,那又是如何化解这些困境的呢?
听了那么多,也看了那么多,我在想人是天生乐观的吗?看书中说其实每一个婴儿生下来都是乐观的,他们可能后天会变得悲观。
今天的环境,性格的培养造就了人不同样的性格。
她也不一定是都能很好的应对这些事情,只不过是经历的比我多,见到的也比我多。见到的多了,经历的多了,自然就不害怕了呀,因为你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一次又一次这样的经历造就了乐观豁达的性格。
她有一个优点:降低预期反而会收获更多。
而我呢这样设一个很大的目标,然后往对那个目标反而会望而生畏,这反倒是做不成事的原因。像你预期就不会失望,也就不会带来很多情绪上的烦恼。
我常常在想把我换成他的位置,让我去应对这些事情,我根本就应付不了,准确来说根本就没有能量去应对,更多的是回去沉浸于自己的情绪当中。情绪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他能改变什么呢?或者市场多问问自己。
拿暑期自驾来说我担心的各种问题种种比如说胞胎人家都经历过了,甚至经历的更多,那你还会担心什么呢?人生要不畏惧也行,不畏惧探索未知。这的确是需要我学习的。就像是把自己揉碎了掰开了再重建一样,太多年了,我习惯躺在与自己的舒适区里面,安全边界里面。撕裂是痛苦的,也是疼痛的。但成长就是如此。
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她想让孩子回国再来上两年学。正常人都会担心孩子能受得了这样的环境吗?她就是非常的乐观豁达说,孩子如果连这点苦都吃不了的话,那以后人生的苦多着呢,这算什么呢?这就是一种非常积极乐观的心态呀。为什么我们想到的就是种种的困难重重,而他看到的却是另一面?这真的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还有就是我们真的是太习惯于一个舒适的环境,安全的环境里呆着,对这样的确是舒服的安逸的,可是他不利于成长啊。孩子不也一样如此吗?
我们时常逃避挫折,逃避困难,因为他是难的的苦的,但是反过来讲,这也是成长,不是吗?
我们聊我们共同看的书,清醒地活,她说她看的很慢。慢没有关系,关键是她真的在实际行动中运用了呀。我想我应该再接着看一遍。
聊完之后回城的路上,我在想我跟她的差距是什么呢?是智商吗?我想不是。我跟她差的是经历,她经历的比我多,无论是好的坏的,而这些经历让他也看透很多,事情长成一副坚强的铠甲,拥有更多的能量,也能更加流畅的去应对未来的事情。
当我发现这些之后,我便不再那么去抗拒体验不同,探索不同,去逃避不好的经历和困难,因为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助我成长的。正如那句俗话所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有些路只能一步一步走,没法跨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