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儿子生日,送了一套儿子最近追捧的一套书——《米小圈上学记》,一共十六本,回来以后自己先一口气就把它读完了,在读的时候自己时不时有冲动想去给孩子换一套书,但最终还是没有去!
《米小圈上学记》在孩子们中间似乎是很流行的,同样流行的还有类似的《淘气包马小跳》《杨红樱系列书籍》,以《米小圈上学记》为例,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和视角来看生活,米小圈是小学一年级升四年级的孩子,这个孩子就如身边的孩子一样,被父母逼着上兴趣班,在学校有让自己头疼的同桌,有调皮捣蛋的同伴,有严厉的老师,这样的作品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很贴近孩子的生活,所以深受孩子的喜欢。
可这也正是我不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因为太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所记录的都是日常调皮事,我觉得孩子有限的时间阅读的文学作品应该有更多想象力,如郑渊洁的各类童话作品;应该有更多的美学元素,如各类的绘本!
另外,在《如果我有时光机》这本书里,孩子和爸爸穿越时光到了孩子成年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个画家受众人拥戴,爸爸以为是长大的米小圈,非常的高兴,他走近一看竟然是米小圈的同学叫姜小牙,此时的父子一个沮丧,一个欢呼雀跃。可等一会儿,他们又在路边看到了卖爆米花的,长大后的米小圈,爸爸是更加失望,米小圈却更加的高兴,米小圈在这里发出了一个疑问:如果人人都去当画家了,那谁来卖爆米花呢?
这样的故事虽然符合儿童的心理,也更加的客观与公正,可是不免会助长孩子们这样的心理——父母总是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自己,我只想做我自己高兴做的事!虽然在书的后面米小圈后悔了,又重拾画笔,可是在阅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深深地被书中情节所影响。
而让米小圈重拾画笔的原因竟然不舍得爸爸将自己的工具送给弟弟的自私情绪,和姜小牙、铁头他们都有了自己爱好的一个羡慕和嫉妒。
教育难倒不是应该在无形中激发孩子们向上、热情、善良……当同学们进步了发自内心的为他们高兴,有好东西愿意与自己的弟弟分享,而对于自己所学的绘画,发自内心的热爱吗?
正好儿子也跟米小圈一样总上美术兴趣班,然而,每一次儿子都非常享受那个过程,对于自己做出的作品也很是喜欢,有时候好动的他画起画来竟然能安坐一两个小时,看了这本书,会不会跟米小圈一样竟讨厌起绘画了呢?
当然,这本书还有几点可取之处!比如书中的幽默。幽默是人生的态度,一个会幽默的人绝不会差到哪去,正如后记中的一道测试题:如果你掉水坑里里面了,同学们都在笑话你,你怎么做?是大哭?是骂回去?是一笑了之?还是幽默地说:“游泳的感觉真不错!”这种方式既教会孩子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又教会孩子们幽默!
还有,书中那个不喜欢洗脚,又喜欢跟孩子争着看电视的,可爱的爸爸形象;调皮捣蛋的同学们……这些有缺点的人物形象很真实!所以受孩子喜欢!
后记中浅显的教孩子们写作的段落,也是非常好的!所以,最终还是决定留下这套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