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也就是历史书上介绍的王阳明)提出来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行合一,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以及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
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种感觉好简单,又好像很深奥的内容,自然就不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因为我也不懂。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知”与“行”,也就是“知道”与“做到”。相必大家一定会见过,甚至有这样的感慨——“知道了这么多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因为我们的鸡汤,没有自带勺子。
要实现从“知道”到“做到”,正确的流程应该是:
知道这个事情是什么
有正确的方法去执行
按这个方法执行到位
把它转化为三个步骤便是:第一步,改变认知,完成认知层面的转换;第二步,改变态度,完成知识层面的深化;第三步,改变行为,形成积极思维。
就这么简单,是不是没有想到?当然啦,这不是我瞎编的,是《知道做到》的三位作者——肯·布兰佳(享誉全球的管理大师,同时也是畅销书《一分钟经理人》的作者)、保罗·梅耶(美国成功激励学院的奠基人)、迪克·卢赫(一位非常受欢迎的动机论演说家),在这本书中,向我们阐述的核心观点。
2
“知道”与“做到”之间鸿沟的形成,有三大原因:
1.信息过载,人们会习惯的不断获取新事物,而不将其付诸于实际,从而信息过载。这是因为人心理上会认为,获取新事物要比应用已有的知识,有趣的多。
解决的方案是,改变认知的角度,精要的学习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多而浅地接触大量的信息。要知道,重复阅读或者练习过去已有的知识,带来的价值,可比浅显的去获取,有价值的多。
比如:通过间隔性重复彻底读透少量资料,对人心理所产生的影响,要超过泛读20本书所产生的影响。
2.消极过滤,大脑学习的时候,会有一个消极过滤系统,其中消极心态,会建立起防御机制,在无形中阻碍了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态度。
解决的方案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去接纳新的事物。强迫自己在出现惯性”红灯思维“之前,让”黄灯“和”绿灯思维“先行。
也就是说,我们不妨先积极的认可一个新观点,去理解新方法的可行之处,再进一步的提出建议,最后再抛出自己认为不可行的地方。
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视角,去重复思考其观点的价值,在发现其中的正确之处时,告诉自己这个信息是有价值的,让自己不本能的拒绝。
3.缺少跟进,很多人在接触了新事物后,没有制定一个跟进计划,结果是很快恢复了旧习惯而没有任何行动和改变。
人们普遍存在一个心理误区:认为掌握一个新的知识是最关键的。所以人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却不愿意花时间去跟进之后对知识的应用。
那解决方案自然就是,持续跟进。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的接受反馈,然后改进。
3
简而言之,实现“知道”到“做到”的方法,就是两个字——”重复“。这个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间隔性重复,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断重复。
汤是自带的,勺子也有了,这样能摆脱想要摆脱的困境吗?
悄咪咪告诉你,人们懒得付出和交流,只热衷于引领和表达,每天从社交网络平台阅览的人生哲理心灵鸡汤,数不胜数。可若不付诸行动,无法知行合一,那勺子永远也拿不住,便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所以,愿我们都能行走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路上,知行合一,去经历,去遇见更好的自己。这句话,一起共勉。
-End-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拾荒者小屋,里面有更多精彩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