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读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个人回忆录是我比较喜欢的类型,因为这类书多是真情流漏,所写之事多为亲身经历。比如何兆武的《上学记》,钱穆的《八十忆双亲,师友雅忆》,胡适的《我的自述》等。
王鼎钧的书不在于他写的好不好,更多的是有没有的问题,有了这类书,我们便可多角度的看待过去的时代。尤其是回忆录的第三部《关山夺路》,写了作者在军队的亲身经历,这些都是血泪史。看着他孤身一人乞行于于中原战地时,不得不感叹人世间的艰辛。有人说人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大概就是说人为了生存愿意付出的代价吧。
不知为何,读到回忆录第三部时总是时不时想起这句“人世几回伤往事”来,刘禹锡多有怀古佳作,而我最钟意的还是他的《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怀古诗有个问题,对不懂历史的人来说很不友好,读的云里雾里,比如善用典故的李商隐的诗,对通晓大致历史的来说又别具一番风味,有古今兴亡之感。这首就是典型的怀古诗,前四句说晋武帝司马炎派益州刺史王睿率楼船攻打东吴,孙皓让人用铁索沉江拦阻,阻遏不成兵败投降。后四句为作者看到昔日战场时的感慨,由于后四句实在漂亮,尤其是颈联,即使不懂前四句也能察觉出这首诗不错,所谓诗中有句,若是了解历史呢,不仅诗中有句还有诗中有意在了。
由于比较喜欢历史和文学,恰巧又对诗词感兴趣,所以对怀古诗有偏爱。比如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蜀相》,李商隐的《筹笔驿》,温庭筠的《苏武墓》以及姚广孝的《京口怀古》。这些怀古诗都给人以上下数百年的沧桑感,给人以含蕴靡无穷。怀古诗尤其需要历史积淀,因为诗人的感情更多的是基于过往所发生的事情,不了解的话很难体会作者在表达什么。一般说来,怀古诗都给人以人世几回伤往事之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