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中许三观一共卖了12 次血,而这12次卖血的经历贯穿了全文,也贯穿了许三观的整个人生。
从第1次在乡下老家,听四叔说,只有身体强壮才能人卖血,于是徐三观抱着好奇的心理,跟着根龙和阿方去县城里卖血。在去的路上,他们喝了一路的水,将整个肚子都灌满,他们认为这样会使自己身体里的血液淡一些,也是许三观第一次看到李血头,他们三个每个人因卖血,而得到了35元。卖完血之后,他们去了胜利饭店,一个人吃了一盘爆炒猪肝,两壶黄酒,不两壶温热的黄酒,。可以说许三观就这样完成了他的人生中第1次卖血,而卖血在许三观以后的人生中,可以说成为了他的一种活过的象征,又或者说是一种同命运相抗争的武器。而他以后的卖血也大多都是出于无奈,为了自己的儿子、为了弥补对林芬芳的愧疚、为了自己的家庭,他扛起了自己的担当,选择了用卖血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他也知道,过度的卖血对自己的身体是非常有害的.尤其是上海之旅,可以说是许三观用自己的生命打出来的,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儿子的生命。
而等徐三观老了以后,某天,他再次路过胜利饭店,闻到了饭店中的各种香气,而最令他流连忘返的是爆炒猪肝的香气。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家庭已经相当的富裕了 儿子们也都成家立业了,但他想吃爆炒猪肝,却还是本能地想到了卖血,或者说他是因为自己想吃爆炒猪肝而去卖血。因为猪肝和卖血已经在许三观心中形成了特殊的联系,是他身上再无法抹去的东西。而他再次进入了医院。李血头已经变成了沈血头,而这位年轻人神气的看着年老的他,对他进行了一句又一句的嘲讽,尤其是说,你身上的死血比活血还要多,已经不能卖了。这句话对徐三观来说是莫大的打击,是对他曾经无数次卖血的否定 ,他像一个孩子一样,走在大街上旁若无人的哭着,就像是小时候的一乐,离家出走时的样子,他在街上游荡着、哭泣着。当自己的儿子和妻子赶来,儿子们问清原因之后,却想让他的父亲赶紧回家,他们认为他的父亲给他们丢脸了,而只有他的妻子才明白他的丈夫为什么而哭。
最后妻子带着丈夫去了胜利饭店,吃了一盘又一盘的爆炒猪肝和一壶又一壶的温黄酒。而徐三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和自己曾经释怀了,他的生命也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升华。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许多的人,尤其是像许三观这样的父母,他们为了自己的儿女,付出了太多太多了,而儿女却时常不懂得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