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1.9.9《西藏生死书》第四章:心性

21.9.9《西藏生死书》第四章:心性

作者: 飞天_448b | 来源:发表于2021-09-10 05:47 被阅读0次

心性传示的瞬间,心整个空掉,会沉浸在温柔、温暖、信心、力量中、深沉而光明的笃定在心中涌起。

真佛就是单纯地觉知当下。心歇息在不造作、开放、自然的境界中,心中会升起强烈的感恩心和敬畏心。

心与心性。也叫凡夫心与佛心,都存在于万事万物上,如同花瓶壁内外的空气一般,佛心被被包在瓶壁内,一旦证悟,里外就合二为一。凡夫心如风口的蜡烛,被风吹来回去,无法稳定,能源都消耗在向外投射或干预他人上;心性则是“上帝”、“婆罗门”、“佛性”,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彻底根除痛苦挫折,发现恒常不死的快乐、祥和。

天空与云。就像心性与凡夫心。云不是天空,它只是挂在那儿,以稍带滑稽和无所归属的模样经过,却从来不曾弄脏天空或滑下记号。

心性如天空般无所不包,却又具有“觉醒的光明灿烂”。作者引用两首尊者的是说明佛性(心性)的特质。第61页。

四中错误。心性的四个特质:

太近(在我们心里面)——令我们看不清

太纯(觉醒时赤裸而纯净)——让我们难以置信

太深奥——令我们探不到底

太美妙——浩瀚无边,令我们无法容纳无法意会无法相信证悟竟是我们心的真性。

然而我们还是会常常瞥见心性。

那些启发性的时机,可能是

在欣赏一首优美的曲子

徜徉在宁静清澈的大自然中

品尝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看着雪花翩翩飘下

看到太阳从山后缓缓升起

看到一束光线,神秘飘渺的投进屋内

那些时刻,都是我们感到光明,安详,喜悦的时刻。

往内看。就是说要检视心性,要腾出时间,勇敢的向内看。

“佛教徒”在藏文里面发音是“内省的人”,从心性而非向外界寻求真理的人。人不了解自性,就会继续在三界六道中流浪,经验痛苦。而一旦了解真相,就会珍惜自己生存的世界,知道他多么美好,并乐意为保存这个世界而奋斗,主动去担起我们的世界是一体的责任。但是现代人却总是把生命变得如此忙碌,而无暇静下心来检视心情。

向内看,问问我们是谁?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有什么新发现?有了知识,紧接而来的就是责任,就好像牢房的门被冲破了,囚犯不要选择继续待在里面。


证悟的诺言:

证悟是真实的事情

证悟是所有人都能有的,

证悟不需要聪明才智

达到证悟最快最好、最有效的第一步是练习禅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1.9.9《西藏生死书》第四章:心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vvw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