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则新闻,哭了。
一个女儿,帮35年前被拐卖到河南的母亲,寻找回家之路。这不是《等着我》,但是一样的跌宕起伏。
小时候的女儿,因为母亲耳背,不会说本地话,以及和本地人区别明显的五官特征,被同龄人嘲笑,因此,曾经对妈妈心生怨怼。成人以后,觉得母亲始终无法融入河南当地的生活环境。于是,尝试通过网络的多方渠道去求助寻找母亲的故乡,最后石沉大海,差点放弃。
幸运的是,很多自媒体的崛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自然环境,以及对被拐卖妇女儿童案件的重视。很多志愿者的加入,让线索丰富起来。
从女儿联系上发布和母亲口音一致视频的博主,到确定母亲的家乡,联系上家人,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周的时候。
二十四道拐则是晴隆最知名的景点,它建于1936年,是一条盘山公路,像蛇一样在山路上盘绕了24道弯。一群身在贵州的布依族人用了仅仅两天半的时间,帮她妈妈找到了位于贵州晴隆县的家。
幸运的是,妈妈那88岁的老父亲,84岁的老母亲,仍然健在。
当女儿回到家,老母亲依照风俗准备了白米饭,用筷子喂给女儿。
依照布依族的传统,从外边回来,要吃家里一口热饭,以后就不会再丢了。德良像是还没反应过来,她扶着妈妈的手,努力想吃一口,还是没吃下。这一幕暴击,只看图片,我都忍不住哭了。
更令人悲愤的是,背后的故事:
当年,她已经嫁到隔壁村,却因为耳背和脑袋不灵活,被丈夫卖给人贩子。
当她的父亲发现她被拐卖,提刀找到人贩子,对方口头答应把她找回来。最后却不了了之。
新闻截图受教育程度的普及,网络的发达,公民的意识提高。都对“回家”这件事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之所以“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母亲完整的保留了35年前的母语。
不过,志愿者也坦言,很多90后还会说少数民族语言,但是对于自己的下一代,却不怎么愿意教了。怕别人把“少数民族语言”看成落后的表现。
这段话,好真实。我读高中时,我们还说的本地话,到了大学,好像怕别人知道自己出身一样,都是普通话了。
不过,现在在外地生活的我,偶尔遇到一些年纪大的人,听他们说自己的家乡话,一下子就觉得非常的亲切。
因为,语言的背后连接着故乡和回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