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大明风华》的热播,让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一个封建王朝再一次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对于大明王朝,历代学者专家褒贬不一,可以说毁誉参半。推崇它的人,认为它骨气极高,是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的朝代。皇帝即使被俘虏了也依旧不肯妥协。
然而,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民间,抨击它的人也很多。在这些人眼中,明王朝厚养宗室、杀戮过重、虐待百姓、打击工商业、实行海禁,可以说劣迹斑斑。不过,对于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很多人都有好感。因为他出身贫苦农民,放过牛,讨过饭,当过游方僧人,对底层百姓的疾苦感受最深,是一位很接地气的帝王。
![](https://img.haomeiwen.com/i6889946/95b03eb144aae397.jpeg@c_1,w_1288,h_720,x_0,y_0)
这样一位帝王,历史上关于他的逸闻自然也很多。今天,笔者就与大家分享一首朱元璋的咏物诗《咏鸡鸣》,写于登基日,前两句令人捧腹,笑倒一大片,后两句却堪称神来之笔,令人大跌眼镜。全诗如下: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历史上,朱元璋对知识分子似乎很不友好,动不动就大搞文字狱,将很多有才华的文人士大夫以各种极刑诛杀,例如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高启就是被朱元璋腰斩而亡。这也成了他最为后人诟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可奇怪的是,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却非常爱读书,发奋学习。久而久之,对于文人墨客们的填诗作词,朱元璋也发生了浓厚兴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6889946/3a90de96d2d3518d.jpeg@c_1,w_640,h_360,x_0,y_0)
这首《咏鸡鸣》就是他在登基日创作的。据载,那一天,一声嘹亮的鸡鸣响彻皇宫,对于一位准备登基的帝王而言,这当然是大大的吉兆。高兴之下的朱元璋便当场赋诗一首。可是,在他念出诗的前两句“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时,底下朝拜的官员都忍不住相视而笑,纷纷在心里说道:难道第三句是‘鸡叫三声撅三撅’?
面对朝臣的质疑,朱元璋却不以为意,十分淡定地吟出了最后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这两句一出,众臣无不大跌眼镜,再也不敢小瞧这个曾经目不识丁的帝王了。整首诗如果只看前两句,确实没有什么值地说道的,就是一首很普通的打油诗。对此,有网友戏称为“鸡叫诗”。
![](https://img.haomeiwen.com/i6889946/413bd68fd5632b9e.jpeg@c_1,w_1023,h_576,x_0,y_55)
可是,诗作三四句却话锋一转,一扫前两句的俗气,霸气十足,颇有帝王气派,也展现了新王朝的气象。雄鸡报晓,旭日东升,将夜空中的残星与晓月一扫而光,一片光明。与历史上那些名家名作相比,这首诗确实水平有限。但它一半粗俗,一半霸气,与朱元璋出身寒微却成为一代开国帝王的经历十分符合,很有生活气息。
事实上,朱元璋很有有远见,虽出身底层,大字不识,但却开创了一个存世300多年的王朝。他登基后,勤奋好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称得上是一位明君。只可惜,他晚年偏好杀戮,诛杀了很多开国元勋,因此也饱受后人诟病。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