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依然很早起来,准备好今天的课程,还有一些琐碎的课后工作,刚好想去活动活动,腿儿妹也醒来。现在工作上顺利了,自由时间更多一点,大部分就用来陪她。都说孩子大了更好带,其实不然。小一点的时候腿儿妹特别热衷去外面疯玩,摘花扯草打虫虫,而今年以来,她似乎更粘人了些。阿姨和我一样,觉得腿儿妹离不开人,早上醒来第一时间,眼睛还没睁开,就喊妈妈,直到我开始上课,常常三到四小时时间,我什么都不能腾开手去做,得一直陪她,哪怕只是坐在旁边,看着她玩。如果我没有课,她甚至都不愿意跟阿姨去玩。我也不撵她,即便工作很忙的时候,也不会对她不耐烦,忽视她的要求。有时候,我就跟阿姨一起,坐在旁边看她唱唱跳跳。孩子开心,我们也很开心。等她愉快地出门了,我才挽起袖子,快马加鞭,干点紧急的活。其实大部分时候就跟今早上一样,早早起来,安排好大部分事情。这样一来,陪她的时候,我也可以全心全意。
我知道她很快要上学了,在我眼前晃,要我抱抱的时候,会越来越少,我额外珍惜。也庆幸,我有这样的时间支配权,让腿儿妹不缺温暖和关爱。我想也因为这种爱的力量,腿儿妹各方面发展得很好,语言能力,身体素质,行为能力,都是小区里同龄孩子不能比拟的。我从来不觉得母亲的角色可以被替代,因此不羡慕那些有人可以帮忙,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围绕的孩子。我想我尽力给了腿儿妹她成长所需的陪伴和自由探索的权利,与其说我们像母女俩,不如说像玩伴。这一年多,很幸运遇到现在的阿姨,她对腿儿妹非常好,照顾也细心周到,但是就如阿姨说的,没有哪个老人能把孩子带好,还是得做母亲的多参与。阿姨说不明白那些道理,但她有这样的认识,我挺意外。孩子的人格形成,习惯养成,和成人的互动模式等等,无不需要我用心。毕竟,相对于周围能给腿儿妹一些照顾的人,我是能更好的洞察了解和快速改变以适应这个社会的人。大概大部分父母,都是如此吧,无论受教育程度,还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优于老人。而孩子并不是吃饱穿暖就可以完成成长,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方面缺失,它们后期都会以各式各样的发生呈现。有时候修复会需要更大的代价,甚至无可逆转。当然,生活中,各自有各自的艰苦,并不能像我这样的自由。我也并非赞同一分一秒都不错过的陪伴,更何况即便我这样的,也做不到。我只是想说,能给孩子的时间,就给孩子吧。此刻她需要,你给她,那是对她的祝福。之后,她不需要了,你却期望她留守,或许那就是诅咒了。我支持腿儿妹日后去她想去的地方生活,做她想做的事情,她不必为我负重前行。现在我照顾她,并不是为了换取日后她的自由。不管是儿女还是伴侣,各自都带着尘世里的使命,谁也不能替谁生老病死。大家相聚一场,十几二十年,时间并不是那么漫长。如果还要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互相接纳,不能和谐相处,这时间,或许会会更短些。
我并非天生耐心十足,想想十几二十那些年,我也一样毛躁焦虑,时刻有种无处安放之感。而这两年我越发能感受自己的平和和平静,对人对事,哪怕是无心的言语里,也多了许多善意。这样的善意,让我和孩子收获了来自他人的祝福,也可以说是福报吧,孩子和我都健健康康,开开心心。上面说我珍惜陪陪孩子的时间,其实我也是珍惜自己的成长机会。孩子把我带回当下,不再徘徊在过去,也不会迷失在未来。孩子并不仅仅只是孩子,他们一样有充当人生导师的潜力。他们与生俱来的智慧,还没有被世俗抹杀。我足够知觉,便能从中吸取滋养自己的能量。我带过的许多孩子,他们一样给我很多启示。因此我总能耐心听他们讲他们的感受,诉说他们的心思,真心地,常常觉得被他们照亮。作为老师的身份,或许我只是给他们一点点相关的专业知识,但其他方面的,我想孩子们其实感受更深。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对世界,还有极强的观察和感受力,而我们,我们中大多数,为大脑所奴役,已经和心断联。有些时候我甚至觉得喜悦,借由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孩子,他们不同视角,我看到丰富多彩多元化的世界,我看到美好和希望,这大概也让我对他们如同对腿儿妹一样耐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