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成功率×影响力×速度。同时改变公式中的三个变量是很难的,更好的做法是一次提高一个,滚动前进。
在上述三个因素中,做事速度能提高的幅度是有限的。在职业生涯中,一个人的效率比同行高出一倍就快到头了;但是成功率和影响力却有量级(degree)的差别,有时候不仅是几倍、几十倍之差,还有可能是天壤之别。
量级
量级的不同带来的另一个巨大差异源自动态放大效应。很多事情在规模比较小时,人们看不出量级之间的差异;但是等规模发展起来,差异就可能大得惊人。
很多人觉得10和1的差异比1和0的差异大,因为前者的差异是9,后者是1。但是从量级上看,10和1的差异是几倍之差,有办法弥补;1和0的差异则近乎无穷大。假如一个人匆匆忙忙做5件事,却一件都没有做好;另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但是做成了,后者的成就是前者的无穷倍。人这一辈子,不在于开始了多少件事情,而在于漂亮地完成了多少件事。
很多时候,并非工作越忙越有成就,而是要注意自己做事的成功率,争取每做一件事都能产生一些正向效果,为将来做更大的事打基础。
有见地的专业人士和普通人在处理不同量级事情上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
一个优秀的专业人士在做事之前,会梳理出一个做事清单,按照重要性和影响力的量级排序,然后集中资源把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事情先做完。至于无关紧要的事情,可能直接从清单上删掉。没有经验的人则是什么事情先来就先做什么,以至做了很多费力而没有影响力的事情。
做事的多少最多不过是几倍的差异,但做事的质量以及随后带来的影响力可以达到量级之差。想明白这一点,就不妨换一种工作方式,多做一些有影响力的事情。
脚踏实地做一件事
即便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如果好高骛远,成功率也会降为零。再大的数乘以一个零,结果还是零。
职业起步时,大部分人都是从小事做起的。而且因为不熟练,做事速度通常比较慢,甚至连一点儿小事的成功率都不高。但是没有关系,能够带来量级变化的函数并非一开始数值都很大,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变越大。人也是如此。任何人脚踏实地做一件事情,一段时间后,成功率会提高,效率也会提高,接下来就需要提高做每一件事的影响力。有的人能够随着年龄增长而成长,有的人30岁就遇到了天花板,所以,成功不在于是否努力多做两件事,而在于能否跃迁到更高的量级。
对大部分人来讲,即使不从事理工科的专业,不投资,不创业,也应该明白量级这个概念。不要醉心于重复做很多影响力微乎其微的事情,否则即使再努力,也难以有大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