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人生的一个阶段,“懂得舍弃”是比“努力得到”更重要的功课。
情感和智慧,常常走在相悖的方向,把人拉扯,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
向东则想感受大海的澎湃,向西则想一览西天的真经。
我明白物质的虚无之后,虽没有了追求奢侈的心,但也始终不肯丢弃一些琐碎的廉价什物。
我有好些件衣服,在不同的地方买的,穿了一两年之后,有些就不合时宜了,人的面容总会随时间变的,前年的衣服搁现在穿就不衬了。
在外面有时候热得衣服能拧出水来,在中暑和冒烟的边缘徘徊,心累的崩溃,但很少哭,不是因为足够坚强,我寻思着可能是汗水太多,把泪水的份量用完了。
人生里那些事,来来去去,轻或重,真或假,热闹或冷寂,执着或放弃,炽恋或冷漠,谁又说得清,看得淡呢?长城漫漫,关山叠叠,都是心魔吧。
但我记得,我也曾经发誓要努力照顾好自己,这份真切和倔强在后来足够多困难面前没有低头。
日日夜夜,来来往往,人生没有什么必须拥有,也不是什么必须丢弃。
生活的变化反映了内心对变迁的不可阻挡又悄然妥协,我开始期待自己努力追求留白的室内空间,户外活动。
沉沦于大海的辽阔,高山的魁梧,流星的绚烂,日出日落的规律,花开花谢的普遍。
一卷卷书籍贯穿人生的韵味,我记得,那拆开包装欣喜的看到喜爱的书躺在面前。
快乐如此简单,不是奢侈品。
有一天,a君问我,j女为什么这样对你,我说,哪样,不都一样嘛,态度差也是一种态度,何须多言。原谅别人不恰巧是原谅自己么。况且,许多时候,我何尝不可用轻松的态度对在外一言一行。得大自在,自在自行自性,不二法门也不过如此。我复何求?









一条鱼从海浪中涌去沙滩,我会放生它,而不是烧烤它。不贪痴,不着魔,通融一下,风物长宜。
我不是一个跟自己较劲的人(更何况跟他人有关之时),努力过没有收获,不悲观,不怒瞋,很宽怀,自己的一言一行,日见长久,身边的什物和人,渐渐达成和解,不是出于我情操多么高尚,直白点,我学会跟自己通融,才得以有更大尺度的力量来通融别人和他物。
就像我曾经的宣言:我是我,是尘埃,是众生,是宇宙,是轮回,是虚无。是神,是佛,也是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