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长的烦恼》课堂笔记及感想

《成长的烦恼》课堂笔记及感想

作者: 镜中的我 | 来源:发表于2016-11-22 22:39 被阅读81次

              前两天听了《成长的烦恼》公益讲座,课堂笔记如下:

            开篇老师就点明教育的关键是因材施教,家庭教育也不例外。

            家庭教育的特点:非正规性,终身性,私人性,一次性。

            家庭教育存在问题:远远落后于学校教育、没有替代方式、大多数家长不专业。

    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非常大,每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

          一,孩子的发展特点

            1、人的发展特点

            0~1.5岁:信任vs不信任,我能相信他人吗?

            1.5~3岁:自主vs羞怯怀疑,我能独自行动吗?

            3~6岁:主动vs内疚,我能成功实现自己的计划吗?

            6~12岁:勤奋vs自卑,与另人相比我是有能力的吗?

            12~20岁:同一性vs角色混乱,我到底是谁?

            20~40岁:亲密vs疏离,我为某种关系做好准备了吗?

            40~65岁:再生力vs停滞,我留下我的痕迹了吗?

            65岁以后:自我完善vs绝望,我的生命最终有意义吗?

            2、小学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培养上进心和良好的习惯(如:善于倾听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自主阅读的习惯、动手操作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等)

          低段:习惯养成

            入学适应性问题(学习适应、生活适应);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按时、不拖拉、独立、不依靠);感统能力培养(是感统能力培养的最后敏感期)

          中段:勤奋思考

            高段:良好个性

          二、.教育理念

            1、不正确的教育观念

            孩子太小,教育是以后的事

            树大自然直

            教育孩子,无师自通

            教育是学校的事

            我不是老师,我不懂教育

            让老人带孩子,省心又省力

            2、正确观点

            儿童观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家庭和父母的附属品。

            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讲道理、征求孩子意见、打骂无法解决问题。

            儿童是正在发展的人

            发展有阶段性,又有整体性,重视早期发展

            三个关键期:3岁前后(大脑开发关键期、语言爆发期,学习事半功倍。);9岁前后(培养学习能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定型和培养。培养孩子情绪控制能力和意志品质。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13岁前后(孩子世界观逐渐形成,由“小孩”转变成“大人”的关键期,性格反叛期。)

            儿童是自身发展的积极促进者

          人才观

            对孩子的期望要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始终保持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和鼓励。

            亲子观

            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亲子关系的核心是分离

            亲子关系七大杀手: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强求孩子做到;批评指责太多,夸奖太少或不善夸奖;不考虑孩子的个性,用成人社会的标准苛求孩子;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比较;对孩子的爱附加各种条件,对孩子说话不算数;随便发脾气,拿孩子当“出气筒”;习惯对孩子做“坏”的假设。

            亲子关系的危机往往是未成年人心理危机的根源所在,亲子关系的好坏将影响孩子一生。

            三、具体方法

            好家长的8种智慧:善倾听懂需求、勤学习、慎言行、善理解、恰选择、明目标、好示范、识界限

            好父母是学出来的,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习惯是养出来的,好沟通是听出来的。

            聪明的家长要对消极标签说不

          结语

            与孩子一起成长,适当的自我怀疑有助于保持客观理性,教育是帮助而不是塑造,教育贵在适度。最后分享了一段千年莲花开的鸡汤故事。

            《 成长的烦恼》公益讲座从表面标题看,可能大多数人都会理解成孩子的成长烦恼,但这个讲座的受众面是广大家长,实际上是家长们“成长的烦恼”。其主要内容是围绕小学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教育理念和具体方法这三个点进行。可能是因为公益讲座的原因老师讲得很浅显,他的目标在于介绍,推广和表面的可操作性。现场氛围调动得不错,反应也挺热烈。可是事后梳理笔记时我还是觉得内容有些空泛,真正的干货很少,一切都如蜻蜓点水般。

    我很现实,自我感觉花时间听这样的讲座就是要获得实际的可操作性而非表面的可操作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的烦恼》课堂笔记及感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cy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