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到了要面对孩子叛逆的时候了,明明感觉自己的叛逆期都还没有过完呢。不久之前,她还是那个只会粘人的小妖精,怎么猝不及防就变成了整天叫我去巡山的大魔王了呢?
于是,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这本书——《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一看题目更加纠结了,不是孩子的错难道还是我的错不成?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了一遍这本书,哦……原来还是真的是我的错!
像其他的西方作家一样,本书的作者杰弗里·伯恩斯坦通过摆事实、讲故事的方式,手把手的教你怎样才能做一对称职的父母。同时本书也回答了我的三个问题:什么是叛逆、为什么叛逆以及面对叛逆期的孩子我们该怎么办?
什么是叛逆呢?
是不听话吗?是爱顶嘴吗?是破坏东西吗?是不爱说话吗?是……吗?是的,以上都可以称之为叛逆行为。一般来说,叛逆行为是由叛逆心理引起的。叛逆心理指的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由此心理衍生出来的行为就被称为叛逆行为。
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呢?是不是发现这种行为在你自己的身上依然存在呢?面对他人的指责时、面对领导的批评时、面对家人的误解时……。但是为什么到了孩子身上就成个天大问题呢?为此,我们不得不研究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孩子为什么会叛逆呢?
其实,叛逆并不是孩子们的专利,是人们本能自我保护的心理状态。这时的孩子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已经感受不到被尊重了,换句话说,他们已经没有安全感了。为了保护自己,本能的做出拒绝交流或者处处作对的叛逆行为。
研究表明,父母可能是引发孩子叛逆行为的主要原因。大喊大叫和打骂、批评、唠叨、打断、纠缠过去的问题、引发孩子对不良表现产生内疚、使用尖酸刻薄的话挖苦、说教、威胁孩子,对孩子撒谎,否认孩子的感受等,诸如此类的行为都会引起孩子用叛逆的行为来进行对抗。扪心自问,面对上面的那些行为,作为成年的人我们又能有多好的表现呢?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和我有一样的疑问——啥都不让干,我们还做什么父母啊!大家不都是这么呢过来的吗?其实真的不是,我的身边就有不止一个同龄人的父母比大多父母要“开明”,这些同龄人很明显要比我开心快乐得多。现在有一个流行的词叫“讨好型人格”,这些拥有“开明”父母的人,多数都不具有这种性格,但他们也并不难相处。
好像有点跑偏了,让我们回到正题:过去无法改变,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我们该怎么办呢?
注意我在上面问题中的用词——我们面对的是孩子的叛逆行为,而不是叛逆的孩子。不要给轻易给孩子下定义,这是最让孩子反感的做法。这就回到了本书的中心观点上:没有真正叛逆的孩子,只有不够“聪明”的父母!
为了让我们变得“聪明”起来,作者在这本书里用了十天一个疗程的方法,手把手的交给我们该怎么做。
这十天是针对4-18岁的孩子设计的,这个十天的练习对于你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当然,这也仅仅一个开端,你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第一天,正视孩子的叛逆行为。首先要明确的是,叛逆期不是个别孩子的问题,而是所有人必经的一个阶段。你要做的是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这个阶段,而不是在一旁指手画脚的批评他。深呼吸,先把坏孩子的形象从你的记忆中抹掉,构想一个令人欣慰的孩子形象。可以想象一些具体的场景,比如说一次聚餐或者一次开心的郊游。这会帮助你安静下来,只有安静下来你才能恢复理智。这是你的练习,最好持续15分钟。
第二天,理解孩子的叛逆行为。关于理解,我最同意的观点是倾听是理解的关键。可能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父母都不会倾听,这里的关键不是“听”,而是“倾”,这是一种态度,你的态度孩子感受的到,而且非常明显。这里再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如果你想方设法理解你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你就等于是在给他一件特别珍贵的礼物。你的孩子可能不会用语言来表达,但他真的会非常珍重你理解他的这个事实。
第三天,避免掉入大喊大叫的陷阱。说到这里我就开始脸红了。想一想,好像除了嗓门大和情绪容易失控以外,我就没有什么“优点”了。书中作者是这样总结的:对孩子大喊大叫只会起反作用,因为大喊大叫会增加孩子的叛逆行为;情绪化的大喊大叫是在用不健康的方式,让你和孩子变得更加疏远;对你自己而言,理解大喊大叫的原因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做你可以减少这种消极行为。
第四天,避免权力争夺。没有什么事情会比你与叛逆期的孩子进行权力之争更加糟糕了。你要知道,不是每件事都会引发权力之争。撇开孩子的叛逆习惯而言,有时候他并不是存心要让你气的半死。他只是想要满足自己的愿望,想要从你那儿争取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已。不要把孩子的所有行为都看成是挑战你权威的反叛行为。
第五天,加强孩子的积极转变。现在你已经快完成十天计划的一半了,此时你有可能发现你孩子的叛逆行为减少了。其实孩子的变化全来源于你的转变,恭喜你已经看到改变了。这时你要做的就是表扬,如果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表扬,会极大地增加孩子的积极性为。积极行为可以减少叛逆行为发生的频率。把表扬和奖励结合使用,可以来认可孩子的积极行为。孩子的改变也是给你自己最大的奖励。
第六天,依靠纪律约束。掌握纪律的艺术,能让你和孩子的关系变得融洽。当叛逆期的孩子感到自己被理解了,而不是被控制时,他们的不良行为就会减少。这里要注意:纪律不是仅仅用来约束孩子的,你更要以身作则。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制定规则的过程中来,这样的纪律孩子更愿意遵守。可靠的纪律一定包括尊重和理解。
第七天,调动家人的支持。记住,任何时候你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家庭成员间的融洽关系,将有助于叛逆期孩子的改变。最后你会发现,你在帮助孩子的同时,真正改变是你自己。
第八天,减少孩子在学校里的叛逆行为。被老师找去谈话,这应该是所有家长最头疼的事情。成年人最看重面子,为了孩子低三下四的“聆听教诲”真的会让你感到很丢脸。但是,理智的你要明白,问题的关键不是你的面子,孩子的行为才是你的关注的焦点。孩子越大越不爱和你交流,他的一些困扰你也很难关心到点子上。这就需要做父母的迅速成长了,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敏感,这时的他最需要的就是你的帮助和保护,可是他又不善于表达,关注他的心理比限制他的行为更加重要。
第九天,克服顽固性障碍。这时的你应该是一个亲子方面的专家了,已经可以向别人介绍经验了。别急,最重要的才刚刚开始。什么是顽固性障碍呢?书中作者整理了一个清单,包括注意力缺失多动症、学习障碍、抑郁、焦虑、酒精和药品滥用等问题,这已经不是一些小毛病了,需要谨慎的对待。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出现这些问题,但是一旦出现任其发展的后果是不言自明的。好在你已经不是那个第一天的父母了,来吧,和孩子一起战胜它!
第十天,从长远减少叛逆行为。接受你的和孩子有不同的世界观,这样会让你们都觉得自在。一些父母会觉得非常受挫,因为他们想方设法让孩子相信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你可能已经清楚地的发现,想如果你想要把你的孩子变成像你这样的人,你就会遇到很多冲突。
差异让世界存在。如果你的孩子不像你这样看事情,或者,没有用你认为他该有的思维方式来向你作出回应,这并不是世界末日。
还记得纪伯伦的那首关于孩子的诗吗?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当家长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人生来就是好父母。父母也是一种学习的经历,当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努力去理解他的时候,你就是在学做父母,正在迈向好父母的殿堂。
重要提示:由于篇幅限制,十天计划里有很多小窍门和针对不同情况的应对措施未能详细阐述,需要到书中做进一步的学习。希望本书对你和孩子能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