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习惯
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平凡的自己,坚信自己有了好的机遇、好的环境或者好的领导,那么一定会成为那个心目中理想的自己,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包括之前的我自己),即便是一块真正的好钢,没有用到刀刃上,最终也只能成为一块废铁。工作中也是一样,所有的努力没有付出到那个真正的点上,都会付诸于流水——竹篮打水一场空。这里所说到的“点”即为工作当中事情的重要与否,当然确定“最重要的事”仅仅只是提升工作效率最基本的内容,而我是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的:
首先,确定工作周期内“最重要的事”。结合自己的价值观来确定每天或每个周期内面对的众多事情中,哪些是迫在眉睫不得不去解决的,哪些是可以缓一缓过段时间再解决的,哪些是可以不去理会或者找人替代的,哪些是会对工作毫无帮助而决不能去做的,而这些可以根据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给工作周期内所有事情一个很清楚的分类和定位,前文已经提到过价值观不同导致确定“最重要的事”可能不同,这里的事情重要与否的分类和定位也与价值观有关,因人而异。个人认为使用这个方法不仅仅是把事情按照优先等级填入到四个象限当中就不了了之了的,而是需要在这个工作周期内不断的调整每个象限当中事情多少的占比,比如说尽可能的避免事情进入第一象限。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其次,制定工作计划。刚掌握“四象限法则”的时候,感觉自己找到了一把开启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一把金钥匙,那种兴奋感不言而喻,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发现这仅仅是开启提高工作效率众多钥匙的其中一把。在“四象限法则”的基础上,我学会在每一个周期内的工作之前都需要给自己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在工作周期末还要根据之前制定的计划进行评估和总结(我采用的方式是利用PDCA循环将这个过程形成可循环的闭环,过程中抛弃传统的KPI方法,转向OKR),而这个评估和总结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即可,毕竟能对自己的未来负责的只有自己,这里不是说就不需要对公司或单位负责,换个角度想想: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你还指望他对其他人或者单位、组织负责吗?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和“一日之计在于晨”的道理我们早都明白,但又有多少人能坚持做到每天给自己做计划和总结?在我们即将踏入5G时代的今天,信息大爆炸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一日之计在于晨”已不能满足我们对于工作日计划的需要,那我就将它提前,做到“一日之计在于前晚”。
PDCA循环第三,变被动为主动,戒掉拖延症。找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且制定好了计划,自己的工作效率一定会被提高吗?答案是否定的,个人认为如果自己希望提高工作效率,除了上述两个方法之外,还需要变被动为主动,即改变自己的习惯,不要被工作、领导拖着你的鼻子走,这种改变首当其冲的就是拖延症。在很多与提升工作效率有关的书籍和文章中,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拖延症或拖延症相关的现象,从下面这张图片上应该很容易想象得到,那些在单位领导和同时面前显得很忙碌的人,你不会知道忙碌的他(她)电脑显示器上显示的是花边新闻、娱乐信息还是网购商城,晚上打着加班旗号其实是在跟别人聊天亦或者是在追没有追完的影视剧。从积极的价值观方面考虑,其实这属于拖延症的体现。据有相关专家研究结果得知,拖延症其实是刻在人类基因当中的东西,当人类还在茹毛饮血的石器时代,往往拿着试制出来第一批武器出去打猎的人死的都比较快,而有拖延症的人反而寿命相比较会更长一些,久而久之拖延症在人类进化进程当中慢慢地被刻进了基因当中,这也是近些年互联网有人宣传“拖延无罪”的根据,但不要忘了,今天是信息流转飞速的科技时代,如果还拿好几万年前的借口来解释现在的自己,那么离“被废”就不远了。
拖延症的形象描述最后,改变自己的时间颗粒度。看到了吗?下图是王健林在某一天的行程表,这份行程表一经在互联网曝光(行程表真假不重要,看我文字内容)就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网友们纷纷表示受到了1w点的伤害:“比我成功N倍的人,居然惨无人道地比我更努力!这世界,到底还给不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机会啊!”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有不少成功人士的努力程度,是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甚至都不愿想象的。而我从这张行程表里所看到的,是另一样东西:职业化。那么究竟什么是时间颗粒度?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根据行程表,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很细,大约是15分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颗粒度,王健林是15分钟,盖茨是5分钟,大部分人是1小时、半天,甚至一天,而细化自己的时间颗粒度也就成了提升工作效率比较重要的一环,要达到细化时间颗粒度的目的,就需要有很强的自律性,而这个也是我自己急需改变的一个习惯之一。说到这里,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并不太守时?是因为他的时间颗粒度过于粗犷罢了。
王健林的行程表总结一下,这部分利用四点内容来分享给你很多人在日常工作中都可能需要改变的习惯。
首先要科学地确定“最重要的事”,之后针对“最重要的事”来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同时工作当中还需要“变被动为主动”,弄清楚自己工作具体为了什么,最后利用强大的自律习惯来细化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