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想起妈妈给的玉米仁,诱人的香气马上回转心头,于是打开高压锅,预约3个小时,等待晚上回来后的玉米仁粥。
晚间回到家中,进得厨房就闻到浓厚的玉米仁香,打开高压锅,哪种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想马上喝了他。但为了孩子,我忍着这种诱惑开始炒菜,炒好菜后迫不及待的盛上玉米仁粥喝起来。
黄黄的玉米粒经过机器的帮忙脱去了外面的衣裳,显得更加金黄,外面带的白色粉状犹如给玉米仁撒的爽身粉。金黄的玉米仁经过高压锅的熬制变得饱胀、圆润,哪些“爽身粉”则完全均匀地融入汤中,且泛着些许黄色。透过透明玻璃碗看哪些玉米仁就像观水中游动的小精灵,嫩黄、可爱、圆润、饱满。拿起勺子挖了一勺玉米仁到口中,有嚼头、有香甜、有记忆,瞬间忆起小时候喝玉米仁时的情景。
幼时在那个物质不甚丰富的年代,粗粮是家常便饭,并不觉得奢侈,每每想喝玉米仁时妈妈总需要中午吃罢饭就熬上,粥中水滚开后,看玉米仁在锅中翻腾、打滚,就变小火在炉灶上让他自己随意洗温水浴,直至我们放学。
放学后的孩子总觉得饿,进门一句“妈!”妈妈会连忙说“回来了?锅里玉米仁好了,去盛着喝吧。”有时候会有妈妈提前准备好的蒜汁,爸爸会说“捞稠点,浇上蒜水,好吃。”于是自己就拿了碗盛满满一碗玉米仁,或浇蒜汁,或原汤原味,美美的喝去了。如果那天渴了,就不捞玉米仁,只喝玉米仁的汤,原味中带甜,尤其是妈妈晾的正好的时候喝上一碗,别提多解渴了。
渐渐长大,远离家乡,城市中找不到磨坊,更别说给玉米粒剥皮了,玉米仁就留在了记忆中。直到前几天回家,老家的一个姐姐给妈妈拿了些玉米仁,妈妈说让我带回来点。听到妈妈的话我立马同意带回来,一方面让孩子尝尝鲜,另一方面想起了儿时玉米仁的味道。
回到家中,因为已经没有煤炉,加上还要上班,于是只能运用现代化的厨具___电高压锅来压玉米仁,虽然还是那么的香甜,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是记忆?是味道?是亲情?还是...我是说不清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