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公公意外受伤,在本地三甲医院骨外科住院三周多。今年,我母亲又因肚子胀在同样的医院住院两周多。我和医院的缘分真是越来越近了,我想,这也意味着中年危机已经在我眼前。
两位老人住院都是在暑假期间,8月初到8月底。这时候,更加感受到留在老家工作的巨大好处,当家里老人需要我的时候,即使不是在暑假,我也可以“分身”出来尽自己的一点孝心,如果在暑假的话,我还可以贴心守着。
经常往医院跑的那段日子,也得以有时间仔细观察医院里来来往往的人群:
其中有前呼后拥着的,顾名思义,就是病人在中间,旁边有一干亲朋好友;有独来独往的,一个人穿着病号服,手上带着留置针,楼下楼下地穿梭;
有的由亲人搀扶着在走廊里小心翼翼得有着,看起来像刚做完手术不久,正在做康复训练;
还有的面部表情痛苦,手捂着疼痛的部位,看起来有气无力的样子;
也有穿着病号服风风火火地来回溜达,看起来一点也不像病人;
......
公公去年在骨外科,同病房、同楼层的病友大多是意外,一个80多岁的大爷骑电动车上自己的门台,又倒下来,造成骨折。本身挺硬朗的身体,经此一折腾,可以想象肯定会元气大伤;一个25岁的小伙子,骑摩托车出事故,腿又被排烟筒烫伤,当时我知道的他已经在医院住了二十多天,当时已经做过手术了,但是恢复得不太好,伤口愈合得太慢,而且每次换药都让这个小伙子疼痛难忍,嗷嗷大叫,听说他家里还有几个月大的孩子.....
今年母亲住院的时候在消化内科,和外科完全是两个景象。内科大多是60岁左右的老人,很少能看到40岁以下的病号。科室里的护士也不是太忙,值夜班的护士估计就不用做太多事情。病房里是四位老太太,当时我在医院的时候,另外三位老太太其中的两位都是女儿在陪护,一位是老板陪护。而且老太太们闲聊的时候清一色地都会聊到儿媳,说儿媳不好处之类的。
明天还可以再聊聊亲人生病住院后对自己的影响。
网友评论